7月23日至29日,北京市遭遇极端强降雨,密云、怀柔、平谷、延庆等北部山区突发山洪。防汛形势严峻,抢险刻不容缓。广大一线党员干部挺身而出,竭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闻“汛”即动
7月26日深夜,北京市怀柔区琉璃庙镇孙胡沟村降下历史罕见特大暴雨。有两位住在山脚下的老人还未转移,通信中断,联系不上。“这么大事儿,我必须得去。”面对瓢泼大雨,孙胡沟村党支部书记尹春燕撂下这句话,头也不回地与丈夫冲进雨幕。
这竟是尹春燕留给乡亲父老的最后一面。第二日清晨,村民们发现,尹春燕及其爱人、党员蔡永章,在转移群众时被洪水冲走。
当肆虐的暴雨山洪来临,山塌屋倒,桥断路毁。北京抗洪一线党员干部把责任扛在肩头。一句句“我是党员,我先上”“有我在,请放心”“我们在,不要怕”掷地有声。
珍珠泉乡桃条沟村地处延庆山区,暴雨造成的通信失联揪着所有人的心。
7月27日清晨,延庆区委负责人带着队伍出发。珍珠泉乡党委书记李志刚说,他们带着镰刀、绳索,蹚着泥水,硬生生开出一条路。临近中午时分,救援队伍见到了第一批村民。桃条沟村党支部副书记翟永会说,山路太险,村里33个腿脚好的人先被转移。经过连夜抢修,道路被打通。乡机关干部和武警战士以及医务人员组成的50多名救援人员再次进村,将剩余被困群众安全转移。
向险而行
“有我们在,别害怕!”7月29日早上,尽管已经连续三个昼夜高强度作业,北京市朝阳区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李慧捷仍在不断呼喊着,安慰怀柔区双文铺村被困的400余名群众。
前方道路塌方、交通中断,消防救援队伍带领群众沿着悬崖小道徒步转移,湍急的洪水从脚下不远处奔腾流过。疏散队伍中多数老人行动不便,消防救援人员肩扛、人背、担架抬,确保他们安全转运。在悬崖边上,消防队员们站在靠河一侧,用身躯筑起安全护栏。经过连续8小时艰苦跋涉,救援队员行走10余公里险峻山路,最终将所有被困群众安全转移至山下集结地点。
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党委副书记吴振坤说,本轮强降雨期间,北京消防累计营救被困群众1879人、疏散转移3521人。
重建家园
8月2日上午,平谷区镇罗营镇杨家台村一户村民房屋被碎石击中,情况危急。接到求援后,应急调查队员身背监测仪、无人机,踩着松动碎石徒步到达现场。他们迅速处置、分析稳定性、拍照记录、调查所受损失,让村民吃下一颗定心丸。
为了让村民们早日返家,一支由中央部委、北京市相关部门的地质灾害防治专家组成的应急调查队,累计巡查排查1000余公里,每位队员单日平均徒步2万步,完成平谷全区道路沿线、200多个地质灾害点位、集中转移安置点等全覆盖、精细化巡查排查。
在位于怀柔区的一处安置点,来自琉璃庙镇、雁栖镇17个村庄的1000余名群众居住于此。安置点负责人武献梅多日连轴转。她说,要让这座“临时避风港”安全、暖心。
北京市怀柔区委书记张强说,在此次抗洪抢险中,全区1100多个基层党组织、1.5万名党员冲在防汛救灾第一线,建立临时党支部58个,组建党员先锋队、党员突击队383个,带领群众转移安置、自救互救,开展工程抢险、清淤除障等工作。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