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景德镇市位于赣东北地区,北与安徽交界,东与浙江比邻。作为闻名世界的“千年瓷都”,不仅以其精湛的陶瓷工艺著称,景德镇还在积极推动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探索瓷与茶的深度融合。近年来,该市老科协农专委专家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技术与经验优势,通过科技护航、匠心传承、跨界融合、学术引领“四维赋能”,在茶叶采制、茶园管护、茶旅融合发展、茶文化活动等方面积极贡献“银龄力量”,为全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保障。
科技护航:为茶园管护注入“智慧基因”
一月的赣东北山区乡村,寒风凛冽。在浮梁县西湖乡西溪村的茶园里,茶农们正忙着给茶树覆盖防寒布。景德镇市老科协农专委专家刘柳浪蹲在地上,仔细检查茶树越冬情况。“今年寒潮来得早,要特别注意根茎部位的保温。”她一边示范覆土保温的操作要领,一边向茶农讲解。
这是景德镇市老科协农专委开展冬季茶园防寒技术指导的一个缩影。针对1-3月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农专委组织刘柳浪、吕再成等茶学专家成立技术服务小分队,深入浮东、浮北、浮西北等核心茶区,开展抗寒防冻技术指导20余次,帮助茶农采取覆膜、培土、喷施防冻剂等综合措施,有效减轻了茶园冻害损失。
“多亏专家及时指导,我公司600亩茶园少损失了近30万元。”江西浮品会农业综合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余文锋感激地说。据统计,在市老科协农专委茶学专家的技术支持下,今年全市茶园冻害损失率同比下降35%。
春季是茶园管理的关键期。3月初,农专委茶学专家吕再成在昌江区荷塘乡茶园发现部分茶树出现早期虫害迹象,立即组织指导茶农开展生物防治。“现在提倡绿色防控,我们采用诱虫板、性诱剂等物理方法,配合生物农药,既保护生态环境,又确保茶叶品质。”吕再成说。
今年,农专委专家们通过“田间课堂”形式,在全市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等多项新技术,指导改造低产茶园1200亩。浮梁三田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徐芳告诉笔者:“按照专家指导进行科学管理后,公司茶叶亩产提高了15%,农药使用量减少40%。”
匠心传承:让传统工艺焕发新生机
四月的浮梁,茶香四溢。在千年老茶号——天祥茶号茶叶有限公司的制茶车间里,农专委专家吕再成正在指导工人掌握手工揉捻的力度和节奏。“力度要均匀,动作要连贯,这样才能让茶叶形成紧结的外形和醇厚的滋味。”吕再成边说边示范,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名优茶制作讲究“看茶做茶”。农专委组织专家团队深入全市12家重点茶企,针对绿茶、红茶、白茶等不同茶类,从鲜叶采摘标准到杀青温度控制,从揉捻力度到发酵程度把握,提供全程技术指导。特别是在传统浮梁工夫红茶制作技艺传承方面,专家们通过“手把手”教学,帮助年轻制茶师掌握“萎凋适度、揉捻充分、发酵均匀”的技术要点。“专家来了后,我们公司红茶的甜香更明显了,市场反馈特别好。”浮品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余文锋说。在今年江西省名优茶评比中,该公司选送的红茶获得金奖。
为培养新生代茶人,农专委还与景德镇学院合作,为茶学专业学生开设实践课程。五月的一次实训课上,学生们在农专委专家指导下,从鲜叶采摘到成品包装,完整参与制茶全过程。“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我们对茶叶加工有了更直观地认识。”学生陈晓雯说。
截至目前,农专委共开展茶叶采制技术培训6场,培训茶农、茶企技术人员和在校学生300余人次。在专家的精心指导下,天祥茶号、三田有机农业等企业生产的茶叶品质显著提升,在各类评比中屡获佳绩。
跨界融合:绘就茶旅发展新图景
初夏的浮梁江村乡,古茶园里茶树枝干遒劲,新叶吐翠。农专委茶学专家项代发正与江西美桦公司负责人商讨茶旅融合规划。“这里不仅有百年古茶树,还有保存完好的传统村落,发展茶旅条件得天独厚。”项代发指着规划图介绍。
江村乡是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茶的原产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农专委专家深入调研后,帮助美桦公司规划建设茶旅研学楼、康养民宿体验馆和源泰祥古茶号博物馆,将茶产业与文化旅游、健康养生等业态深度融合。
“茶旅融合不是简单拼凑,而要找到文化契合点。”李桢说。在专家建议下,项目规划充分挖掘浮梁茶文化、红色文化资源,设计采茶制茶体验、茶道表演、古茶号探秘等特色活动,让游客在游玩中感受茶文化魅力。
在乐平市历居山茶场,农专委专家参与策划的首届采茶文化节吸引游客上万人次。活动现场,采茶比赛、茶艺表演、茶产品展销等内容丰富多彩,综合收入达到数十万元。“通过节庆活动,既推广了茶文化,又拓宽了销售渠道,一举多得。”茶场负责人高兴地说。
学术引领:搭建产业交流平台
六月,在景德镇学院举办的“茗萃融新·茶产业创新发展精英对话会”上,农专委专家刘柳浪与来自全国的茶学专家学者深入交流。“科技是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我们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刘柳浪在发言中说。
农专委专家积极参与各类茶事活动,既“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又“请进来”传播浮梁茶文化。刘柳浪先后参加江西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天祥茶号开山节、浮梁买茶节等活动10余场;在乐平高家镇举办的科学报告会上,她所作的《茶的发展历程及安吉白茶的栽培管理技术》讲座,受到当地茶农热烈欢迎。
“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我们既开阔了眼界,也提升了实践指导能力。”刘柳浪说。农专委专家将学习到的新品种、新技术、新理念及时应用到本地茶产业发展中,为茶企茶农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在今年江西省名优茶评比活动中,农专委专家项代发、刘柳浪两位茶学专家受邀担任评委。他们在严格把关的同时,也向全省推介浮梁茶。“评比不仅是比赛,更是交流学习的平台。”参与评比的专家项代发表示,通过与全省各地茶企的交流,发现了浮梁茶的优势和不足,为下一步技术指导明确了方向。
寒来暑往,景德镇市农专委的专家们奔走在茶园车间,传授技术、解决问题,用专业和热忱诠释着“茶产业科技老将”的责任担当。在他们的助力下,景德镇市茶产业正朝着生态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方向稳步前行,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景德镇市老科协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