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从扬州获悉,为聚焦“走在前 做示范”重大使命和挑大梁“四个着力点”,加快推进“三个名城”建设的生动实践,引导和激励全市上下进一步坚定信心、鼓足干劲,该市围绕“聚焦‘四个着力点’ 全力冲刺决胜‘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主题举行系列新闻发布会。8月5日,召开第5场新闻发布会。会上,宝应县、高邮市、仪征市、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各地发展情况、亮点工作。扬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周学军主持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场
宝应95个列省列市重大项目上全部开工,完成列统投资逾110亿元
宝应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郝骥介绍,宝应是扬州的“北大门”,也是闻名遐迩的中国“荷藕之乡”。今年以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向新向好态势。95个列省列市重大项目上半年全部开工,完成列统投资114.7亿元、投资完成率58.9%。开展惠民促消费系列活动,累计发放消费补贴4096万元,带动消费3.15亿元。成功申报省市科技计划项目21个,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35项,宝应高新区成功获批省级高新区。获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家、省先进级智能工厂20家。提供就业岗位超1.8万个,新增城镇就业1183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6%。下一步,将锚定“两电两新”产业体系,深耕长三角、珠三角等产业转移区,着力招引落地一批优质项目和潜力项目。推动电力装备、汽车零部件等传统产业“焕新突围”,进一步开辟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等产业新赛道,努力在细分领域抢占先发优势。
“双千亿、双百强、双进位、双园区”书写高邮发展底气
“近年来,高邮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开票双双突破‘千亿’,全国综合实力县市、投资潜力县市保持‘双百强’,全国工业百强县市、创新百强县市实现‘双进位’,拥有经开区、高新区‘双省级开发园区’。”高邮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府党组成员史美山说,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27亿元、增长9%;工业开票销售824亿元、增长15.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1%;实现进出口总额29.3亿元,上报实际利用外资9464万美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0%。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43个。6个列省重大项目、2个省民间投资重点项目、4个省服务业重点项目全部开工,92个扬州市级重大项目全部认定开工,上半年列统76个,年度投资计划完成率68.1%。成功获批全省唯一的2025年国家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项目,入围全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强县第59位。高邮高新区成功去“筹”,扬州大学(高邮)种子创新研究院、大孚科技-西安交大风光氢储醇耦合研究院揭牌。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家,2家企业获批国家重点支持“小巨人”企业;28家企业获批省先进级智能工厂;21家企业获批省“新技术新产品”;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支出25.2亿元、增长28.79%;现拥有国家高企435家、省瞪羚企业15家。航天锂电连续两年荣登全球独角兽榜单,扬州唯一。下一步,将构建“产业+高校+团队+平台+载体+园区+场景+基金+政策+服务”的科创生态,着力形成以“链主企业为引领、专精特新为骨干、规上企业为支撑、中小企业为基础”的矩阵式产业推进机制,力争全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达50亿元以上,新招引认定科技型企业150家以上、净增高企75家以上,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3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值占比达53%以上。
仪征强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
仪征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市长赵军表示,仪征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上半年,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累计实现开票352.69亿元,同比增加167.33亿元、增幅达90.3%;累计实现税收预算收入3.7亿元,同比增收1.22亿元、增幅达49.4%。现已形成整车及零部件“1+100”的产业格局——1家百亿级企业领头带跑,1家五十亿元级企业和2家十亿元级企业形成中坚力量,27家亿元级企业筑造强基底座,初步形成“金字塔”结构骨架。今年5月举行汽车产业链专场集中签约仪式,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3个,总投资达15.09亿元。今年汽车产业链链上项目中,纳入省、扬州重大项目库的共有12个,较去年增加8个,年度计划投资20.5亿元,较去年年度实际投资增加6.8亿元,上半年已完成8.73亿元。5月29日,帕萨特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下线。下一步,将持续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坚持燃油车、新能源车并重,抓住上汽大众江苏基地产能整合契机,推动高端智能零部件向仪征集聚,促进强链补链延链,力争“十五五”期间整体规模达到千亿级。
经开区今年着力推进的十个专项重点任务均取得阶段性成效
“1-6月份实现GDP405.4亿元、增长6.3%;工业开票销售655.8亿元、增长0.5%;规上工业产值570亿元,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106.1亿元、增长3%;进出口总额142.4亿元、增长16.8%。成功入围全国首批万兆光网试点名单,获批先进级工厂企业30家,新增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1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家、创新型中小企业30家,入选省先进级智能工厂30家。”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杨斌说,1-6月,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07个,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81个、现代服务业项目26个,10亿元以上的3个、50亿元1个。3个列省、70个市级重大项目全部实质性开工、列统投资完成率分别为61%、57%。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出“续证管家”特色服务,为企续证办理时长平均缩短70%,个性化“定制”服务项目建设周期压缩50%以上。区党工委明确今年着力推进的“加快推进永顺港区建设规划”、“打造园区生态多元风光带”、“打造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先行先试区”等十个专项重点任务,均取得阶段性成效。1-6月,全区新签约科技项目50个,认定科技型企业70家;绿色转型加速突破,建成中集、海信等国家级绿色工厂4家,亚普、晶澳等省级绿色工厂11家。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八里中心小学和朴席镇幼儿园建设即将完工,启动蝶湖小学异地建设。苏北人民医院开发区分院门诊、住院部开放,推动中医馆“等级建设”培育、“人才队伍”提升、“数智赋能”发展,着力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通讯员 扬宣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