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4年培养2615名优师计划师范生助力县域教育
创始人
2025-08-05 11:10:40
0

扛好县域师资高质量培养的重任

县域教育兴,则县域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有半数左右的人口为县域人口,其子女也大多在县中接受教育。如何让这些县域家庭以更低成本获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让千千万万的县域孩子有机会在“家门口”上好学?

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尝试创设“志远计划”,面向当时尚未摘帽的52个贫困县所在省份,招收定向就业师范生155人。据悉,基于“志远计划”的初步探索,2021年7月26日,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指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与地方师范院校采取定向方式,每年为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中小学校输送高水平师范生,从源头上改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质量。

担好“排头兵”重任,北京师范大学选择主动承担更多“优师计划”培养任务,招生计划从2021年的400人,逐年增长到2024年的800人。4年来共录取“优师计划”师范生2615人,覆盖全国21个省份。

“2000余名‘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据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珠海校区党委书记韦蔚介绍,北京师范大学先后出台了《“四有”好老师启航计划职后培训与能力提升行动方案(试行)》《北京师范大学深入实施“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工作行动方案》等系列文件,并将按照协议履约任教的“优师计划”师范生全员纳入北京师范大学“启航计划”, 仅在毕业后资金支持这一项上,就要向每名毕业生给予最高10万元的专项奖励。“学校要到社会各界去筹措资金等方面的支持,的确很不容易。”韦蔚说。

“但不管怎样我们还是要想办法,让优秀师范毕业生能真正到县域学校贡献力量,为县域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更优质的资源保障。”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表示,这是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的实践初衷。“为此,付出再多都值得!”

而为进一步保证“优师计划”推进质效,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的程建平直接分管学校“强师工程”办公室。“我们一直在把‘强师工程’‘优师计划’作为北师大的‘头号工程’在推进。因为它不仅关乎着我国中西部地区师资队伍建设、教育均衡发展等问题,更将对我国的县域振兴、乡村振兴产生深远影响。”程建平说。

2025年6月28日,在北京师范大学首届“优师计划”师范生从教出征仪式现场,校长于吉红(左一)将出征旗交到“优师计划”师范生代表手中。 (北京师范大学供图)

助力实现从“中学生”到“中学教师”的跨越

4年前,他们还是中学生。4年后,就要成为中学老师。在人才培养实践中,该如何着手,才能保证“优师计划”师范生在毕业后,能真正成长为可以推动一方教育水平提升的关键人才?

据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院长、乐育书院院长杜育红介绍,学校创新开设了“学院﹢书院”的卓越教师协同育人模式。“学院通常负责第一课堂即学分课程建设,书院则以学生全面成长为中心,探索第二课堂建设。‘优师计划’正是依托于未来教育学院、文理学院及乐育书院共同打造的育人共同体,开展了丰富的‘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的育人实践。”

在乐育书院,随处可见北京师范大学对“优师计划”师范生培育的用心用情。教师技能空间、自主学习空间、文化浸润空间、师生交流空间、素质拓展空间、成长支持空间,各种成长平台应有尽有;世界冠军讲坛、名师名校长讲坛、乐育沙龙、乐育课堂,各种育人活动精彩纷呈……

除了校内的协同力量外,为进一步提升“优师计划”师范生到基础教育一线开展育人实践能力,北京师范大学还推出了覆盖城乡两种教学环境的“双实践”制度。“目前我们已建设覆盖城市和县域的集中教育教学实践基地191个、暑期实践基地101个;同时,我们还依托北师大基础教育附校丰富的教育资源,探索建设服务‘优师计划’师范生实习实践的‘第二校园’,以为‘优师计划’师范生素养提升进行更全方位、常态化的保障。”韦蔚表示。

“在校期间,我就曾前往四川凉山、山西永和等地县域学校开展多次支教实践;同时,得益于学校搭建的国际交流平台,我还前往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访学,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感受多元文化交融,拓宽国际视野,亲眼见证了同行的研究生学长如何将调研所得游牧民族文化创新设计成为国礼。”北京师范大学乐育书院2025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黄梓宸连连感慨,正是学校提供的难得实践机会,让他更深刻地意识到:欠发达地区从不缺乏教育资源,缺的是能将在地文化转化为教学养分的师者。“而这些实践和感受,也更坚定了我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信念。”

2023年6月,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后排左二)率调研组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开展“优师计划”县域专项调研。图为调研组走进木里藏族自治县倮波乡锦屏希望小学课堂,详细了解一线教学情况。(北京师范大学供图)

扶上马、送一程、服务终身

人才培养好是根本,人才用得好是关键。

为深入了解脱贫县教育发展现状和对师范人才的现实需求,落实好“优师计划”师范生的就业保障政策,2023年以来,北京师范大学校领导班子率队全面开展了“优师计划”县域专项调研。据北京师范大学“强师工程”办公室主任隋璐璐介绍,截至目前,已实地走访18个中西部省份,深入56个脱贫县、70所县域及以下中小学和幼儿园……实现了首届“优师计划”师范生定向就业省份调研的全覆盖。

“我们也在调研中发现了很多要改进的工作,比如,有些县域在‘优师计划’推动地方教育质量提升等方面认识不足;有些县域在‘优师计划’的指标上报和毕业生安置等工作上存在困难;更有一些县域,因从来没有招到过北京师范大学的毕业生,而担心‘即使招来了也留不下’,故存在积极性欠缺等问题。”隋璐璐如是表示。

“为了保证优质师资的精准输送,学校领导班子只能一个省一个省地走、一个县一个县地谈。地方的诉求我们在全力配合,而这些从‘优师计划’走出去的孩子们的各种需要,我们也会尽全力去支持。”韦蔚介绍,为保障“优师计划”师范生们能“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北京师范大学将向已就业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帮扶举措。“我们有包括校友指导、集中培训、成立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室等在内的十项帮扶举措。期待可以以更加系统化、全流程的‘跟踪帮扶’机制,为师范生们扎根基层、长期从教提供有力保障,让他们能感受到母校始终把他们的成长成才记在心上。”

齐心协力共筑梦。贵州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李军在北京师范大学2025届“优师计划”师范生出征仪式上表示,贵州将持续跟踪做好“优师计划”师范生就业管理和职后发展工作。把“优师计划”师范生纳入省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培养,并进一步完善各项生活配套设施建设,以全面解决“优师计划”师范生的后顾之忧。

“今年预计60名毕业生陆续奔赴我区的脱贫县、乡镇中学任教。”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傅源方也欣喜地表示,这些新生力量将有效缓解当地县域优质师资短缺问题,成为县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希望。“我区还将在原有公费师范生培育保障基础上细化对‘优师计划’毕业生的长效支持保障机制,以全面激发‘优师人才’扎根基层的活力。”

原标题:北师大4年培养2615名优师计划师范生助力县域教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消息指港推动寿险公司将投资决策... 观点网 香港报道:8月5日,据资本市场消息,过去一年,香港保险监管机构一直在推动香港一些大型人寿保险...
乘联分会上调2025年全年销量... 8月5日,乘联分会宣布稍微上调2025年行业年度预测。总体各项预测如下:2025年乘用车零售:202...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市场监管局创...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近日,欢乐世界齐齐哈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承诺容缺、即申即办”信用修复工作实施...
高德地图全面AI化,发布全球首... 近日,阿里巴巴旗下高德地图宣布全面AI化,推出全球首个AI原生地图应用——高德地图2025。即日起,...
一块智能手表折射消费新变化 转自:人民日报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我国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