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明见局)
2025年7月,其东营分行因贷前调查不尽职、违规办理二手房贷款被罚款30万元;年内省内东营分行、泰安分行、日照分行等3家分行合计被罚没近120万元。
在2025年上半年,齐鲁银行以一份耀眼的成绩单,成功超越青岛银行成为山东城商行新“一哥”。
业绩规模向好与股东减持
据股吧公开数据,在齐鲁银行业绩增长、规模跃升的同时,其股价却在震荡下行。同时,第七大股东重庆华宇于7月13日发布公告,计划在2个月内减持不超过6043.81万股,顶格减持将套现近3.88亿元。据悉,这已是重庆华宇在短短一年内的第二次减持,2024年10月,其已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6369.89万股,套现约3.01亿元。两次减持合计套现近6.89亿元,且减持比例均接近其每年可减持的上限。
值得注意的是,其第一大股东澳洲联邦银行近期也在调整对内地银行的投资,6月将所持3.3亿股杭州银行股份转让给新华保险,套现超40亿元。市场不禁担忧,未来澳洲联邦银行是否会将减持的目光转向齐鲁银行呢?
股东的套现无疑给投资者信心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截至7月29日,齐鲁银行股价为6.21元/股,相较于6月24日6.76元/股的年内高点已下跌8.14%,在银行股整体上涨的行情中显得格外刺眼。
此外,齐鲁银行在分红方面距离A股上市的头部银行也有些许差距。近一年股息率为4.2%,在42家上市银行中列21位,最新年度股息率为4.76%,行业排名上升两位来到19位,处于行业中游。
净利润高增但营收增速放缓
齐鲁银行的净利润增速自2021年上市以来连续四年保持在10%以上,2024年更是达到17.77%,但营收增速却呈现出放缓趋势。
2024年,齐鲁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24.96亿元,同比增长4.55%,这一增速不仅是其2021年上市以来的最低水平,也是2018年以来的新低,甚至低于山东14家城商行9.69%的平均增速。
2025年上半年,其营收同比增长5.76%,增速虽有所上升。
在营收增速放缓的态势下,齐鲁银行净利润的显著增长,在较大程度上依托于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等非利息收入的贡献。2024年,该行投资收益达17.46亿元,同比增长12.67%;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2.61亿元,同比增幅达155.73%。
此类倚重非利息收入的盈利结构其可持续性仍需持续关注,特别是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本身具有较强的波动特征,这可能会对未来盈利的稳定性构成潜在影响。
此外,齐鲁银行净息差近年来呈下行态势,2022年至2024年间逐步收窄,从2022年的1.96%降至2024年第四季度的1.51%,已低于商业银行1.52%的平均水平。该行在2025年上半年业绩快报中提及净息差呈现企稳回升态势,在银行业整体面临息差压力的背景下其未来净息差表现有待观察。
资产质量与罚单
从资产质量来看,截至2024年末,齐鲁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为2%,较 2021年-2023年的0.61%、0.96%、1.18%呈持续上升态势。当前,不少银行将零售金融业务作为应对净息差下滑的重要方向并加大投入,而该领域相对较高的不良率风险亦需加以关注。
与此同时,2024年末该行房地产业不良率达7.21%,较上年的1.76%大幅上升;制造业不良率为3.76%。在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及制造业面临转型压力的背景下,这两大领域不良率的高企对其资产质量影响需要银行加以重视。
截至2025年6月末,齐鲁银行不良率降至1.09%,较上年同期有所回落,但与A股上市头部城商行相比仍存在差距,多数头部城商行不良率控制在1% 以下。以2025年一季报数据为例,该行1.17%的不良贷款率明显高于成都银行(0.66%)、杭州银行(0.76%)等多家同行。
在内控合规方面,2025年7月,其东营分行因贷前调查不尽职、违规办理二手房贷款被罚款30万元;年内省内东营分行、泰安分行、日照分行等3家分行合计被罚没近120万元。
回溯2024年,该行还收到城商行年内最高金额罚单,当年1月因关联交易贷款管理不到位等15项违法违规行为,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合计罚款1495.13万元,时任相关负责人也受到了处罚。监管处罚反映出该行在内控合规管理上存在提升空间。
总体而言,齐鲁银行在实现业绩增长与规模扩张的同时,在股东减持、营收与盈利结构、贷款质量及内控合规等方面仍存在需要关注的问题,期望银行能实现稳健可持续发展。
数据参考齐鲁银行历年年报以及雪球等财经资讯平台的分析报告。
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信息,请谨慎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