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警察网)
转自:中国警察网
在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玉符河这条黄河的重要支流见证着生态警务的不断推进。今年以来,济南市公安局市中分局立足玉符河生态保护实际,打造“党旗映玉水 警民共安澜”党建品牌,在玉符河流域全面推进生态环境整治,破解多头管理、责任分散等难题,夯实生态保护根基,实现从“政府独奏”到“全民合唱”的治理转变。
党建引领聚合力
构建“三级联动”责任体系
市中分局党建引领,筑牢生态保护根基。他们精心构建起层级分明、覆盖全面的“三级联动”(党委、支部、生态警务工作站)责任体系,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流域治理的强大动能。
党委统揽抓总,立体谋篇布局。市中分局党委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工作,精准制定阶段性目标与工作重点。他们加强内外协作,打破警种壁垒,建立多警种联动机制;将玉符河沿线划分为水域、林区、绿地等7类生态区域,联动市中区自然资源局、区水务局、区农业农村局等5个部门,构建“三级五联七域”生态警务网络。
支部引领主抓,横向协同推进。党家派出所党支部书记担任玉符河生态警长,统筹协调推进各项工作,每月召开联席会议研判生态风险。该所设立党员护河岗,将全体党员民警编入生态警务队,实行“一河段一党员”责任包段。
党建联建融合,生态警务强基。市中分局推出“党建+生态警务”工作模式,依托生态警务工作站,联合区5个部门、玉符河沿线10个村党支部结对共建,以党建联建为抓手,凝聚跨部门、跨区域合力,聚焦玉符河生态保护中的难点痛点问题攻坚,推动提升治理成效。
品牌打造树形象
形成“三化驱动”品牌体系
市中分局精心构建“品牌化引领、标准化建设、法治化护航”的“三化驱动”品牌体系,使“党旗映玉水 警民共安澜”党建品牌成为驱动生态警务提质增效的强劲动力。
品牌化引领,启动“红色引擎”。市中分局打造“党旗映玉水 警民共安澜”党建品牌,推动思想引领与行动实践同频共振。他们开展创品牌亮党旗行动,沿线10个村党支部创建党建品牌矩阵,激发基层党组织创新活力。
标准化建设,筑牢“红色堡垒”。市中分局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行“生态片区”模式,沿玉符河沿线建成生态警务工作站4个,统一规范标准,配套设立生态保护宣传角、矛盾调解室,细化“巡查防控、隐患排查、政策宣传”三大类18项具体任务。
法治化护航,增强“红色动能”。市中分局坚持党建引领、法治保障,推动生态保护从“公安主抓”向“全民共治”升级。他们建立生态法治教育机制,培育党员先锋宣讲队,党员民警定期进学校、企业、社区开办法治课堂,引导群众自觉成为“五员”(宣传员、战斗员、巡逻员、服务员、救助员)。今年以来,玉符河生态义警队伍从10人扩充至60人,引导群众主动举报线索占比达35%,涉河纠纷同比下降52%。
合成作战提效能
架构“三链融合”治理体系
聚焦实战实效,市中分局架构起“产业链溯源打击、创新链赋能增效、服务链延伸触角”的“三链融合”治理体系,通过合成作战模式,全面提升了守护玉符河生态环境的综合能力与效率。
市中分局健全生态警情快反机制,提升打击效能。他们推行“生态修复+普法教育”模式,在案发地设立“生态警示教育点”,今年以来已开展“以案释法”宣传活动3场,覆盖群众800余人次。市中分局成立“生态打击专班”,两年来破获多起破坏生态环境案件,同时通过联动机制,化解涉河纠纷12起,联合相关部门清理非法排污点8处。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市中分局打造“步巡+视频巡+无人机巡”立体化巡防体系。他们建立智能预警模型,对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进行精准预警,提高打击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在全市率先布建了区一级动态视频图像信息网络,通过引入合成算法,形成了防控要素的全结构化分析能力。
市中分局在玉符河文山泵站设立“生态警务便民服务点”,提供法律咨询、失物招领、紧急救助等一站式服务。他们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三所联调”机制,组织生态警长深入玉符河沿线村庄、企业,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及时发现和掌握各类风险隐患;联合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建立多元调解工作平台,综合运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等手段,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今年以来,他们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00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