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新增城市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26.5万吨,正在实施城市更新片区51个,完成燃气等管网更新改造3424公里……8月4日,记者从省住建厅获悉,上半年我省围绕惠民生、促发展、防风险,谋划储备和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
我省紧盯国家扩围提质实施“两新”政策,积极向上争取中央资金支持项目建设。上半年,共争取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改造、沿江污水厂网河湖一体化综合治理及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等领域国家“两重”“两新”政策资金95.96亿元。
持续推进污水管网整治攻坚行动,截至6月底,全省已完成市政污水管网更新改造1111公里,占年度目标任务69.44%。新增城市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26.5万吨,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效能进一步提升。指导各地结合本地实际谋划实施生活垃圾治理重点工作,提升处置能力,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4%,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与此同时,加快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二期建设。截至6月底,全省已完成燃气等地下管网更新改造3424公里,完成率76.09%,超额完成半年目标任务。
推动全省瓶装液化气监管平台应接尽接、应用尽用,已接入管道燃气工商用户燃气报警器1.56万套,全省瓶装液化气监管平台平均充配比、随瓶安检率均达90%,让城市变得更安全。
坚持运营前置,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机制。搭建整合政府和市场资源平台,积极配合组建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促进联盟,培育招引专业化城市运营商,引导多元市场主体参与城市更新和运营。目前,全省已谋划城市更新片区214个、项目519个,其中正在实施的片区51个、项目196个。
创新融资方式。今年以来75个项目获国开行、农发行535亿元贷款承诺,已发放贷款268亿元,畅通城市更新融资渠道、拓宽社会资本参与空间。
推进城市片区化更新,打造消费新场景。组织开展城市片区化更新,开展城市片区化更新专项调研,厘清城市片区化更新实施路径。鼓励指导各地以市场化方式推动老旧住宅区、老旧街区、老旧厂区等功能转换、业态升级,面向不同人群需求打造社区民生、消费提质、产业升级等多功能复合空间和业态场景,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合肥日报-合新闻记者 吴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