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强大的科技治理体系
创始人
2025-08-05 08:22:14
0

《求是》杂志今年第7期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文章指出,我们要建成的科技强国,必须拥有强大的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形成世界一流的创新生态和科研环境。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在这一背景下,构建强大的科技治理体系,不仅是实现科技强国战略的关键,更是应对全球科技竞争挑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科技治理体系的重要意义

科技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科技政策制定、科技资源配置、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伦理规范等多个方面。一个强大的科技治理体系能够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发展方向,引导科技资源合理流动,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促进科技成果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

从全球竞争格局来看,科技实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在国际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完善的科技治理体系能够帮助国家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提升国家在全球科技产业链中的地位,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例如,美国通过《拜杜法案》赋予大学和小企业由联邦政府资助的科研成果的产权,极大提升了高校技术转移率。灵活的科技政策和高效的科技管理体制,促使部分发达国家在世界科技前沿领域长期占据领先地位,充分体现了强大的科技治理体系对国家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来看,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构建强大的科技治理体系,能够确保科技资源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倾斜,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同时,良好的科技治理体系还能引导科技成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民生,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医疗卫生、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问题,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二、我国科技治理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在科技治理体系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政府不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科技管理体制也在不断优化。然而,我国的科技治理体系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技政策的协同性不足。我国的科技政策涉及多个部门,各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往往从自身职责出发,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调,导致政策之间存在交叉、重叠甚至矛盾的情况。二是科技资源配置制度不健全。我国科技资源的分配主要依赖政府的行政手段,市场机制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在科研项目立项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行政干预,导致一些科研项目与市场需求脱节,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同时,科技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的分配也不均衡。三是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善。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大量的科研成果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无法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研机构和高校在成果转化方面缺乏动力和能力,而企业又难以直接对接科研成果,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难以打通。此外,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还不够完善,这也影响了科研人员从事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四是科技伦理规范建设滞后。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一些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带来了新的伦理问题,然而,我国在科技伦理规范建设方面相对滞后,缺乏系统、全面的科技伦理法规和政策。科研人员在开展研究时,往往缺乏明确的伦理指导,导致一些科研行为可能引发伦理争议。

三、构建强大科技治理体系的路径

针对我国科技治理体系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构建强大的科技治理体系。

加强科技政策的顶层设计与协同。政府应加强对科技政策的顶层设计,建立统一的科技政策协调机制,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实现政策的有效协同。在制定科技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政策之间的衔接性和一致性,避免政策冲突。同时,加强对科技政策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及时调整和完善政策内容,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机制。进一步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科技资源的市场配置机制。政府应加强对科技市场的监管,建立健全科技资源交易市场,促进科技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同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传统产业的科技资源支持力度,缩小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的科技发展差距。在科研项目立项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科研项目立项机制,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此外,还可以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手段,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拓宽科技资源的来源渠道。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快培育和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的中间环节,建立专业的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纪人队伍。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社会力量设立技术转移机构,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提高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促进知识产权的合理流动和有效利用。此外,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提高科研人员在成果转化中的收益比例,激发科研人员从事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加强科技伦理规范建设。政府应加快制定和完善科技伦理法规和政策,加大对科技伦理的监管力度。在科研项目立项和评审过程中,增加伦理审查环节,确保科研行为符合伦理规范。同时,加强科技伦理教育,提高科研人员的伦理意识和道德素养。科研机构和高校应将科技伦理教育纳入科研人员的培训体系,加强对科研人员的伦理培训和考核。此外,还可以通过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制定科技伦理自律规范,引导科研人员自觉遵守科技伦理准则。

加强科技治理的国际化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科技治理合作,加强与世界各国在科技政策、科技伦理、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参与国际科技治理规则的制定,提升我国在国际科技治理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同时,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人才,提升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治理水平。

(作者系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热景生物股价跌5.13%,国投... 8月5日,热景生物跌5.13%,截至发稿,报211.77元/股,成交2.72亿元,换手率1.33%,...
成吉思汗为什么要先对西夏下手呢... 还不知道:蒙古为什么要先对西夏下手呢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1...
日海智能2025年8月5日涨停... 2025年8月5日,日海智能(维权)(sz002313)触及涨停,涨停价11.24元,涨幅9.98%...
云南一高中老师被举报教室内猥亵...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大象新闻”据澎湃新闻报道,针对云南会泽县第一中学高一化学教师马某某被指在教室内对...
海南省考试局公告 转自:三亚发布海南省考试局关于2025年中招第三次填报志愿有关事项的公告2025年海南省中招提前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