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斗庄正厅次间、梢间和左右厢房的门窗
厢房窗棂
梢间隔扇门
九斗庄坐落于福州市永泰县同安镇同安村,1895年始建,历时14年于1909年建成,因占地面积能够播种九斗的稻种而得名。
九斗庄由门亭、内坪、前厅、天井、厢房、正厅、后轩、护厝等建筑空间组成,功能齐全,规模宏大。而庄寨门窗上的木雕画龙点睛,它们不仅是通风采光的必要构件,更像是一部铺展开的“成教化,助人伦”的家训读本,从中可以窥探业主教育子孙后代的良苦用心。
九斗庄由张明良、张明恪、张明起三兄弟合力建造,三兄弟遵循“族亲友善,兄弟齐心”家风,虽家族越发庞大,但仍不“各起炉灶”,和睦共处于九斗庄中。长兄张明良精通医术,悬壶济世,乐善好施,为乡里做了不少善事,是家族行善济贫的典范。二弟张明恪虽高中进士,但鄙视腐朽的晚清政府,拒绝官职,毅然回乡创办学堂。学堂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论贫富贵贱,均可入学,穷苦孩子象征性地交些自家栽种的作物即可入读,体现了文化人的骨气、使命与担当。三弟张明起因家庭变故,幼年辍学,但一生手不释卷,勤勉向上,还侍奉双亲十余载,是传统耕读与孝悌精神的践行者。三兄弟处处以身作则,努力做后辈表率。
三兄弟深知家业来之不易,守之更难,要使家族良好的精神风貌世代传承与发扬,必须对子孙进行不厌其烦的教诲。作为建筑之眼的门窗正是展示主人人生态度和思想境界的主要阵地,因此在居住环境中的地位当推第一。于是,三兄弟撷取中国传统经典治家格言装饰于门窗之上,一来美化家居环境,二来营造教化空间。
九斗庄正厅次间、梢间共有16扇高大的隔扇门,隔扇门上的绦环板由左至右依次镶刻着张履祥、陆九渊、诸葛亮、吕坤、陆稼书、薛敬轩、朱熹、张载、洪自谈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相关论述,这些都是针对人生成长各阶段应具备的教养和素质的警句名言。开篇即“子弟童稚年,父母严,异日多贤;父母宽,异日多不肖”,指出子女应从小就要严格教育,而父母在教育中处于重要的地位与责任。
教导子女“士必先立志,志立则心定,心定则事成”,认识立志与成才的辩证关系。“今之教弟子者,必以濂洛关闽之书为根本,以小学为基址,以先正醇朴之文为彀,率使自孩提有识,即浸灌于仁义之中,游衍于规矩准绳之内”,提出教育子女要以经典为基础,使其从小接受仁义教育,处事才有据可循,不偏离正道。倡导具备“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首,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玉洁冰清之骨,临深履薄之心”的高尚品格。强调“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入则笃行,出则友贤”,要求读书人应践行儒家道德准则,实现远大理想抱负的社会责任感……有了这些人生经验与智慧的总结,还有劝人耕读、勤俭、正直、上进的训导,九斗庄如同有了灵魂,能够时刻伴随并规训着生活在这里的后人,使平淡的日常生活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和人文关怀。
美本身也是一种教化,在审美过程中能够陶冶情操,使人的思想、性格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参与九斗庄建设的能工巧匠,自觉地将实用的门窗升华为审美的物件,从而增添生活的情趣与艺术的感染力。正厅次间、梢间和左右厢房的门窗均为榫卯结构,边梃是简洁的直线条插接,格心则采用攒斗、攒插、雕镂等多种繁复工艺拼接。格心分成多个矩形格子单元,格子大小相间,内部图案或具象装饰,如树木花卉、虫鱼鸟兽、博古文字等组合;或抽象纹饰,如菱形、梯形、圆形、曲线等编排,传递吉祥喜庆的寓意和积极乐观的心态。
门窗细节处理一丝不苟,整体结构坚实牢固。格心图案摆脱固有程式,经匠人自由发挥,形象生动,且层次丰富,疏密有致,展现出高超的工艺水准和对传统美学精神内核的个性化把握。
这些窗棂在一日不同阳光的照射下,使室内的光影或明亮,或朦胧,视觉效果变幻多端,呈现一派温馨祥和的家园图景,令居住其中的人对美好光阴油然产生珍重热爱之情。
(作者单位:福建理工大学)
上一篇:广西选手刘德助邓信锐精彩夺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