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汪静
上市半年,小菜园(00999.HK)业绩狂飙。
日前,小菜园发布正面盈利预告,预期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3.6亿元—3.8亿元,上年同期为2.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小菜园表示,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为集团多措并举优化运营效率、严格管控成本费用,以及深化精细化管理,推动整体经营效益显著提升。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2024年,小菜园全国门店数量总计667家,同比净增加131家。
据悉,小菜园计划在2025年新增门店120家左右,将聚焦长三角区域加密门店,同时开拓山东、陕西(西安)、广东(广州、东莞)等新市场,预计2026年的门店总数将突破1000家。
降本增效净利大幅增长
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小菜园于安徽铜陵成立,定位大众便民中式餐饮。创始人汪书高曾是一名厨师,在餐饮界深耕多年,有着丰富的经验。因此,小菜园菜品也主要以农家红烧肉、地锅仔鸡、臭鳜鱼等徽菜闻名。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小菜园于2024年1月完成两轮融资,2024年12月,小菜园上市,公开发行股份数量1.01亿股,发行价为每股8.5港元,募集资金主要用于门店网络扩张、供应链物流管理体系提升、智能设备和数字化管理提升等方面。
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3年,小菜园的营收分别为26.46亿元、32.13亿元、45.4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27亿元、2.38亿元、5.32亿元。
招股书还显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统计,按2023年前三季度的门店收入计算,小菜园在客单价50元—100元的中国大众便民中式餐饮市场的所有品牌中排名第一。
2024年,小菜园营业收入为52.1亿元,同比增长14.5%;净利润达5.81亿元,同比增长9.1%,业绩虽然放缓,但仍保持增长。
日前,小菜园发布正面盈利预告,预期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3.6亿元—3.8亿元,而上年同期为2.8亿元。
小菜园表示,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为集团多措并举优化运营效率、严格管控成本费用,以及深化精细化管理,推动集团整体经营效益显著提升。
而这一点,在小菜园的2024年财报中也有体现:其表示,公司员工成本由2023年的13.34亿元增加6.6%至2024年的14.22亿元,主要由于门店网络扩展导致雇员数增加。但员工成本占比持续优化,2023年为29.3%,2024年为27.3%。
外卖业务营收占比近39%
据了解,小菜园的收入主要来自堂食业务及外卖业务。
财报显示,小菜园2024年堂食业务营收为31.9亿元,同比增长4.6%;外卖业务营收从2023年的14.9亿元增长至20亿元,同比增长34.2%,外卖业务营收占总营收的比例也从32.8%增至38.5%。
小菜园表示,外卖业务收入的增长是由于提供外卖服务的门店数量随着门店网络的扩张而增加,以及小菜园在外卖平台上的吸引力增强。2024年小菜园门店外卖订单数量为2900万单,上年同期为1890万单。
堂食仍是小菜园主要收入来源。而堂食业务收入增长主要由于在营门店数量的增加。
从2013年成立,到2021年初,小菜园用8年时间,开出了278家门店。到了2024年,小菜园全国门店数量总计667家,较上年同期的536家门店净增加131家。
值得关注的是,小菜园至今的600多家门店都是直营店铺。在直营模式下,2024年小菜园的其他租金开支增幅近60%。与此同时,虽然2024年净增131家门店,但同店日均销售额同比下滑12.1%。
2024年小菜园的堂食客单价跌破60元至59.2元,且整体翻台率降至3次/天,三线及以下城市更是降至2.8次/天。同店销售额从上年的39.27亿元下降到34.5亿元,下降幅度达12.1%。
小菜园创始人兼董事长汪书高仍然信心满满,其在业绩发布会上透露,计划在2025年新增门店120家左右,将聚焦长三角区域加密门店,同时开拓山东、陕西(西安)、广东(广州、东莞)等新市场。预计2026年的门店总数将突破1000家。
据悉,全球化拓展方面,董事会已批准未来三年海外市场拓展战略,首阶段聚焦东南亚地区,计划于2025年内开出1—2家海外门店,并与当地优质供应链伙伴建立合作,探索中餐国际化的创新模式。
技术创新领域,小菜园将深化智能厨房系统与人工智能客户数据分析平台的应用,2025年研发预算及信息化建设将加大投入,以强化运营效率及食品安全管控能力。
责编:ZB
上一篇:武汉7月新商品房网签增长13%
下一篇:“汉超”8月16日燃情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