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清凉经济”筑起安全堤坝
创始人
2025-08-05 07:10:58
0

(来源:中国旅游报)

转自:中国旅游报

□ 易 水

随着暑期旅游旺季的到来,多地水上乐园、漂流景区等成为游客的“宠儿”。旅游正成为“清凉经济”的核心驱动力,通过避暑度假、水上旅游项目等持续提振消费需求。

与此同时,近期一些水上旅游项目安全事故频发,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些事故往往都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暴露出了多个问题。

首先,旅游企业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景区存在“重效益轻安全”倾向,漂流项目救生衣配备不达标、水上乐园救生员与游客比例失衡、警示标识缺失或不足、设备检修流于形式等问题突出。

其次,应急体系不够完善。不少传统救生模式存在预警滞后、响应延迟等问题。应急处置过程中,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协作机制不畅甚至缺失。

再次,游客风险意识明显不足。游客处于愉悦的“度假模式”时,大脑往往会自动弱化危险信号。一些溺水事件与游客自身行为息息相关,包括饮酒后下水、擅闯未开放水域、儿童脱离监护等。而社交媒体上“网红打卡”的推波助澜,各种挑战极限的视频频繁刷屏,一些年轻游客盲目跟风参与危险的涉水旅游项目。

对于这些安全事故,除了追责之外,更需要痛定思痛,进行对焦整改和系统性提升,既要推出立即见效的“止血措施”,也要设计持续保障的长效机制。

首先,旅游企业需要承担起主体责任。水上乐园、漂流景区、海滨浴场等应该进一步增设醒目的警戒线、配置足够的专业救生员等,加大安全监控覆盖范围;同时,还需加大对相关设备的检修力度、对相关员工的培训力度。

其次,相关部门加大日常巡检力度,完善安全制度建设。相关部门应持续加大日常监督巡查及抽查力度,对重点区域实施动态监管,对多次违规企业实施联合惩戒,同时建立第三方安全评估机制,推动出台相关安全管理办法。多部门需要联合组织防溺水应急演练,推动相关旅企积极参与,通过多场景实战模拟,检验并完善应急处置能力。

再次,加大科技手段的应用。推广“自动充气+定位”的智能救生衣,在危险水域部署AI瞭望系统,建立智能手环、无人机巡航、红外微波感应、语音报警等于一体的防溺水智能警戒系统等等。

最后,加强针对游客的安全和教育。相关部门机构与短视频平台建立合作机制,对含有危险因素的视频添加警示标签,并引导游客树牢自身是生命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相关景区在入口强制播放安全教育短片;旅行社深入扎实开展游客行前安全教育等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澳门发出黑色暴雨警告信号 澳门发出黑色暴雨警告信号,这是极为严峻的气象预警。天空瞬间被厚重的乌云笼罩,如同一幅巨大的墨色幕布缓...
柬泰将举行特别会议 两国围绕领... 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 为筹备柬泰边境联合委员会特别会议而召开的秘书处会议于4日上午在...
广东省水利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提升... 人民财讯8月5日电,8月5日,据气象部门监测,过去24小时,广东全省有56个县(市、区)出现大暴雨天...
俄罗斯5架战机被“击中” 在特定的空域局势中,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俄罗斯的 5 架战机在执行任务时,遭遇了突如其来的危机。画...
大四毕业生三个月毕业实习报告 ...   三个月的实习,接触了很多人,有性格各异的老人,有兢兢业业的护理人员,在与爷爷奶奶和福利院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