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郭立
进入盛夏的六盘水将冷凉优势转化为产业转型升级、企业降耗提质的热潮,工业领域迎来繁忙的“下半场”。
在位于盘州市的贵州红果经开区PCB表面处理产业园,贵州伟豪电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没有工业空调的轰鸣,温度计却恒定在21.7摄氏度。“现在订单排到8月底了,全年产值有望突破2亿元。”日前,伟豪电路董事长韩士双告诉记者。
由于交通便捷等优势,国内电路板企业多半集中在沿海地区。但2023年,企业家韩士双却选择来盘州市建起电路板生产线。2024年5月,该公司正式投产,成为贵州省首个印制集成电路板项目。
离开沿海地区,选址内陆城市盘州办厂,韩士双看中的就是“冷凉”优势。
“电路板生产对气温和湿度有较高要求。部分车间温度要保持在16至20摄氏度之间,湿度控制在50%至60%以内。”韩士双说,六盘水夏季平均气温19摄氏度,且湿度适中,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大幅降低了保温除湿等辅助设备的能耗,每平方米生产成本降低约30元,月均生产成本降低100余万元。“较沿海地区虽然物流费用有所增长,但和节省出来的电费相比就显得比较微小了。”
“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为六盘水发展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赋予了自然禀赋和特色优势。随着招商力度持续加大,后续一定会有许多优质企业进驻,并逐步形成产业集群。”谈及未来,韩士双信心满满。
六盘水的风、高原的光、冷凉的气候,正催动着工业产业向“新”提质,越来越多精密制造等“冷敏感”产业正循着清凉之风到此大展拳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