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持续开展社会救助“物质+服务”改革试点
创始人
2025-08-05 03:25:48
0

转自:云南日报

我省持续开展社会救助“物质+服务”改革试点——暖心服务有温度 多维帮扶显活力

过去,社会救助多停留在“给钱给物”的传统模式,虽能解决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却难以精准回应其差异化、个性化需求。为破解这一难题,2023年以来,我省持续开展社会救助“物质+服务”改革试点,引导各地民政部门通过整合部门资源、购买救助服务、链接慈善资源等方式为困难群众提供救助帮扶,推动社会救助从单一救助到综合救助,从保生存向保基本、防风险、促发展转变。

截至目前,全省已有73个县(市、区)开展试点工作,累计惠及困难群众80余万人次,让社会救助既有力度和精度,又有深度和温度。

创新制度从生存保障到发展赋能

在昭通市绥江县,一户特殊困难家庭的变化,成为“物质+服务”救助模式的生动案例。这个家庭因父亲车祸去世、母亲失联陷入困境,26岁的大女儿独自承担起照顾3个未成年弟妹的重担,二女儿患有抑郁症,两个弟弟叛逆厌学。

了解情况后,绥江县民政局委托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社工协会,启动“物质保障+精准服务”帮扶。3名未成年人被纳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每人每月1350元生活补助缓解了经济压力;社工为抑郁的二女儿提供心理疏导,帮大女儿找到就近灵活就业岗位,兼顾家庭与收入;大学生志愿者定期辅导3个孩子学业。半年后,二女儿成绩跃居班级第一,还成了助教志愿者,弟弟们学习明显进步;“爱心妈妈”陪伴、除夕共吃年夜饭等暖心举措,更给了孩子们情感慰藉。

这样的救助模式,正依托不断完善的制度体系在全省推广。我省在将困难群众分层分类纳入低保、特困供养、低保边缘家庭等救助范围并通过“一卡通”平台按月足额发放救助金的基础上,持续完善政策机制,推动服务类救助从“补充”变为“常态”,帮助困难群众重拾生活信心、提升发展能力。

2023年,省民政厅联合省财政厅出台《云南省深化社会救助“物质+服务”改革创新试点方案》,将服务类救助纳入社会救助体系,明确了服务类救助重点服务对象为特困供养人员、城乡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等,细化了照料护理、康复训练、送医陪护、社会融入、心理疏导、资源链接等服务类型,让“服务什么、为谁服务”有了清晰指引。

2024年,我省《关于进一步推进社会救助“物质+服务”改革创新试点工作的通知》出台,在试点基础上探索建立服务类救助需求评估体系、服务清单、救助网络,并要求建立服务阵地、提供资金保障等,让服务供给更精准、更规范。

今年,省民政厅、省财政厅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补助各地深化试点,并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工作的通知》,对服务对象、购买流程、监督管理、绩效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附带可参考使用的服务清单、合同模板和绩效评价模板,为拓展服务类救助内容提供遵循。

随着政策体系的持续完善,试点范围稳步扩大:从2023年首批21个县(市、区)先行先试,到2024年扩展至50个县(市、区),今年试点范围已延伸至全省16个州(市)的73个县(市、区),“物质+服务”正温暖更多困难群众。

多元参与从单一救助到综合帮扶

“真是没想到,这么多人一起来帮我。”日前,昆明市拓东街道尚义社区的杨大爹向社区工作人员和民警连连道谢。他因患病失去劳动能力,既无收入来源,也无固定住所,生活陷入困顿。

拓东街道了解情况后,依托联合救助机制,向民政部门申请将其暂时安置到救助站,发放急难救助金并纳入低保,同时协调社工提供药品代买、送餐助餐、照料护理、送医上门等服务;向住建部门为他申请廉租房;辖区爱心企业还送来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用品,合力帮他解决生活难题。

盘龙区整合民政、教育、卫健等13个部门力量,出台《推进社会救助“物质+服务”改革实施方案》,构建起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救助网络。横向串联16个政府部门、23家公益组织和17家爱心企业,形成“政府主导、社会补充”的多元供给格局;纵向打通区、12个街道、105个村(居)委会三级网络,确保救助服务落地。

如今,这样的“横向+纵向”的救助服务体系正逐步在全省推广。各试点县(市、区)横向由民政部门牵头,联合公安、教育、卫健、住建等相关部门,并引入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等社会力量,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救助难题;纵向方面,依托县(市、区)、乡镇、村民政干部服务队和乡镇社工站、社区服务站、爱心人士、志愿者,落实需求申请、核实、实施、评估、反馈的服务链条,确保困难群众救助需求都能得到及时响应和妥善解决。

科技赋能让协同帮扶更高效。民政部门依托云南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线上通过多部门数据比对,对监测对象7个方面100余项数据进行分析预警,线下由基层人员走访核实,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各地还积极创新推出一批精准服务的信息化平台。如文山市推出智慧民政救助服务平台,打造“益起助你”App小程序,构建“申请、点单、派单、服务、回访”五位一体的信息化链条:困难群众“掌上点单”,服务主体“在线派单”,社会组织“接单服务”,助餐、助浴、助学等“十助”服务实现“指尖办理”。

孵化社会组织,培育救助品牌。省民政厅以打造“云尚有爱·助你同行”社会救助服务品牌为牵引,鼓励各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社会组织,加强与慈善机构、爱心企业合作,完善政策、对象、信息衔接机制,孵化出一批群众认可的救助品牌。如昭通市民政局依托本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壮大培育基层社会救助助(协)理员队伍,并积极链接志愿服务组织、慈善组织等资源开展服务类救助,打造“云尚有爱·幸福有昭”服务品牌,培育出“昭”之即来、“巧”能成事、“绥”叫随到等系列子品牌,进一步扩大了社会救助“物质+服务”的影响力。

从“单一救助”到“综合帮扶”,从“线下跑腿”到“线上点单”,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云南社会救助的创新实践,正让每一份帮扶都更精准、更贴心、更可持续。

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将继续深化“物质+服务”改革,继续扩大试点范围,丰富服务内容,同时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服务的救助格局,为更多困难群众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记者 郎晶晶

责任编辑:董翔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美联储9月降息的概率为94.4... 转自:财联社【美联储9月降息的概率为94.4%】财联社8月5日电,据CME“美联储观察”:美联储9月...
凉山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 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凉山州统计局获悉,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今年上半年凉山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早茶为媒,探索“产水文人”融合... (来源:新华日报) □ 翟文周 在中国旅游集团化发展论坛上,泰州早茶凭借“传统文化创造...
振兴路上|黑土地上的“绿色明珠...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呼玛大豆。 人工除草。 呼玛县药业生产加工车...
“芙蓉熊猫中国结”脱颖而出 约翰·费尔利参与成都世运会火炬传递。(直播视频截图)成都世运会会徽——芙蓉熊猫中国结□四川国际传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