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张梓桐 每经实习编辑|余婷婷
当《鹅鸭杀》国服在2025年3月官宣回归时,社交平台上瞬间掀起讨论热潮。这款曾因主播直播而爆火的社交推理游戏,在Steam国际服积累了大量粉丝后,终于迎来了由金山世游代理的国服手游。
在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2025 ChinaJoy)期间,金山世游发行副总裁刘异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解析了这款游戏的破圈逻辑,以及金山世游从单品发行向IP(具有商业价值的创意内容或品牌)化运营转型的深层思考。
在刘异看来,当流量红利见顶后,“IP化”与“年轻化”成为破局关键,“未来的游戏竞争,不是单品战力的比拼,而是谁能把IP做成用户生活的一部分”。
金山世游成立于2016年,是中国知名软件公司“金山”子公司,负责网络游戏开发、全球发行运营及投资等项目。其母公司金山软件的董事长为雷军,2024年金山软件游戏及其他业务收入达51.97亿元,同比增长31%。
《鹅鸭杀》的社交密码:从“互坑”到社交货币的裂变
“玩家在《鹅鸭杀》里最核心的乐趣,是熟人局里的‘坑朋友’‘看反转’。”刘异的这句话,点出了这款游戏的底层吸引力。数据显示,《鹅鸭杀》国服玩家中18至25岁群体占比近80%,男女比例接近1∶1,女性占比略高,正是Z世代(通常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年轻群体的典型画像。
这款游戏的核心机制,被刘异总结为“有限规则内的信任博弈”:好人、中立、坏人三大阵营的身份差异,配合“结盟反水”“言语欺诈”等玩法,催生了大量“背刺名场面”。这些场景通过直播切片、社交分享形成裂变,成为玩家间的社交谈资——用刘异的话说,“本质是创造了社交货币”。
这种属性与当下主流综艺的爆火逻辑高度契合。“当前流行的综艺名场面,大多源于‘合法互坑’,这与《鹅鸭杀》的玩家体验完全一致。”刘异分析,年轻群体对“整活社交”的需求,让游戏跳出了传统娱乐产品的范畴,成为社交破冰的工具。
金山世游展台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国服手游的创新之处,正是放大了这一核心优势。与国际服相比,国服并非简单移植,而是定位为“IP二代产品”:在保留经典推理玩法的基础上,新增个人岛、俱乐部等社交场景,主场景里植入秋千、练歌房、游泳池等可互动部件,甚至设计“抽打主策划雕像领礼包”等趣味机制。
“我们不想规划用户的社交,而是提供产生化学反应的土壤。”刘异举例,有玩家在主场景路灯下集体鼓掌10分钟,只因传言“鼓掌能领礼包”,这种自发行为正是社交裂变的雏形。国服上线后,此类玩家自创的“名场面”通过社交平台二次传播,形成“游戏体验—内容创作—社交扩散”的闭环。
从单品发行到IP长线运营:金山世游的战略转型
《鹅鸭杀》的代理,是金山世游转型的缩影。2022年起,这家传统发行商开始调整策略:从追逐爆款单品,转向“IP化长线运营”。
“单纯代理太被动,若不能掌控IP,就难以避免‘一波流’宿命。”刘异坦言,过去游戏发行常陷入“短期收割”怪圈——若仅拿到单代产品授权,厂商缺乏动力长线投入,最终损害IP价值。这促使金山世游重新定义与海外厂商的合作方式:不仅要代理权限,更要拿下IP在华全版权,通过长周期合同或合资公司形式,实现“深度运营+用户沉淀”。
《鹅鸭杀》的合作模式颇具代表性。从2023年1月开始接触开发商Gaggle,到同年八九月敲定合同,金山世游凭借更细致的本地化方案脱颖而出。“我们不仅要做一款手游,更要把《鹅鸭杀》当成可延展的IP。”刘异透露,国服除了游戏本身,还计划同步推出直播综艺,用“游戏+综艺”的联动放大IP影响力。
这种转型背后,是对游戏行业趋势的判断。刘异观察到,当《蛋仔派对》《元梦之星》等产品凭借“平台型社交游戏”跑通路径后,“party game(派对游戏)”已成为厂商必争之地。这类游戏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玩法创新,而在于能否成为“社交载体”——玩家不仅为游戏本身付费,更为“与好友互动的场景”买单。
为此,金山世游近年签下的《猫咪和汤》《愤怒的小鸟》等IP,均遵循“全版权+长线运营”逻辑。“哪怕一款产品短期不盈利,只要用户盘在扩大、口碑没崩坏,总有一天能通过衍生品、新内容形态变现。”刘异说,正是这种思路让公司跳出了“首年流水依赖”的焦虑。
当被记者问及金山世游筛选海外IP的核心标准时,刘异回答道,“我们主做18至25岁年轻人的生意,所有选品都围绕这个群体的需求”。
这一标准在《鹅鸭杀》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款游戏的“语言推理+RPG(角色扮演游戏)跑图”混合玩法,既区别于《狼人杀》的强逻辑对抗;又通过“表演成分”降低门槛,恰好契合年轻群体“轻竞技、重社交”的偏好。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国服测试期间,女性玩家占比超过50%,远超传统推理游戏。
除了用户匹配度,与海外厂商的“战略协同”与本土化适配同样关键,金山世游在谈判时,会明确提出“中国市场独家运营权”,让海外厂商放心交出主导权。“我们要的不是‘代理’,而是‘共建’。”刘异解释,比如《鹅鸭杀》,国服团队就承担起底层优化、防外挂等工作;同时,基于国内玩家偏好新增的社交功能,也会反向输出给海外版本参考。这种双向赋能,让IP在不同市场实现差异化成长。
对于中小厂商关注的“品类选择”,刘异的答案是“拥抱中轻度社交”。他分析,超休闲游戏正在尝试订阅制延长生命周期,中重度游戏则加入轻量化元素扩大受众,“品类边界在模糊,但‘社交’始终是共通的关键词”。
自研与发行的平衡术:在“牌桌”上等待机会
“自研是做原创IP,发行是借船出海,两者不冲突。”刘异这样定义金山世游的双轨策略。
在他看来,自研的难度远超发行。“一款原创IP要跑出来,需要天时地利人和。”金山世游并未放弃,而是持续投入,“只要留在牌桌上,就有抓住机会的可能”。据介绍,目前,团队正探索“跑团”等创新品类——这类依赖“主持人控场”的小众玩法,被刘异视为“AI(人工智能)时代的潜力股”,“若AI能替代主持人,个性化剧情共创可能成为主流”。
发行则承担着“稳基本盘”的角色。通过代理《鹅鸭杀》等成熟IP,金山世游既能快速触达目标用户,又能积累IP运营经验。刘异认为,即便IP版权不属于自己,只要能长期经营国内用户,就能持续获得回报。
这种平衡在《鹅鸭杀》上已见成效。国服测试期间,100万DAU(日活跃用户)的目标被多次提及——这不是简单的流量指标,而是IP价值的试金石。“若能站稳100万DAU,说明基础玩法和社交机制得到认可,向上突破300万、500万就有了底气。”刘异解释,一旦用户形成“玩《鹅鸭杀》=找朋友开黑”的心智,IP的商业想象空间将大幅拓宽。
从《鹅鸭杀》的火爆,到金山世游的转型,折射出游戏行业的深层变化:当流量红利见顶,“IP化”与“年轻化”成为破局关键。刘异的判断或许代表了不少厂商的思考:“未来的游戏竞争,不是单品战力的比拼,而是谁能把IP做成‘用户生活的一部分’。”
对于《鹅鸭杀》的未来,刘异充满期待。“我们不只是在做一款游戏,而是在搭建一个年轻人的社交场。”当游戏能像综艺、表情包一样成为社交货币,其价值早已超越娱乐产品本身——这或许,正是金山世游乃至整个行业在IP化浪潮中寻找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