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水运网)
转自:中国水运网
当晨曦刚刚拨开江港的薄雾,码头工地的喧嚣已然升腾,一个忙碌的身影已开始穿梭在钢筋丛林之间。他正是中交三航局鄂东散货码头项目安全总监郭蕾。他的脚步踏过每一寸施工区域,目光如探针般检查着安全帽的下颌带是否系紧,脚手架的连接点是否稳固,临时电线的走向是否规范。一个松动的螺丝,一块翘起的脚手板,都逃不过他的审视。他信奉的格言在晨风中仿佛有形的重量:“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这绝非贴在墙上的空话,而是刻入他灵魂的准则。
然而郭蕾明白,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人心凝聚铸就的。在安环部,他既是严师,更是温暖的领路人。他组织培训,将经验倾囊相授;当年轻同事遭遇挫折,他的办公室门永远敞开,耐心倾听,一同寻找破局之策。他常说:“一个人再有力,也撑不起整片安全的天。”正是这种温度,将安环部熔铸成一个紧密协作、锐气十足的集体,共同守护着工地的平安晨昏。
夏季初伏,码头陆域混凝土浇筑作业正紧张进行。郭蕾巡查至边缘地带,眼前景象令他心头一紧:一段关键的临边防护栏杆竟被拆除!一名新工人为了运送材料少走几步路,正冒险在无遮拦的高处边缘作业。郭蕾的声音瞬间穿透机器的轰鸣,严厉如铁:“立刻停下!栏杆呢?谁允许拆的?” 年轻工人小王被这突如其来的喝止惊得一颤,嗫嚅着:“就…就这一小会儿,图个方便……”
郭蕾没有当场责罚。他将小王带到工地会议室。当屏幕上播放起因类似违章而引发的惨烈事故画面——生命在瞬间的疏忽中如泡沫般消逝,小王的脸渐渐失去了血色。郭蕾的声音低沉下来,每个字却重若千钧:“看看,这就是‘图方便’可能付出的代价。安全不是紧箍咒,它是对父母妻儿的责任,是对自己生命的珍惜。一次侥幸,可能就是一生的悔恨!” 屏幕的冷光映着他眼中的痛切与不容置疑的坚持。小王羞愧地低下头,巨大的后怕与顿悟攫住了他:“郭总监…我错了,真错了!我这就去装好!”
此事如一石入水,郭蕾并未止步于个体教育,他以此为契机,将教训沉淀为工地坚固的制度基石,推动形成了“三四三”安全常态机制:
三层教育浸润。新工人入场,必先经受“事故警示课”;每日班前会,必有结合当日任务的“风险预知训练”;每月全体人员重温安全规程,警钟长鸣,安全意识如氧气般渗入日常。
四方责任共担。安全责任不仅系于安环部一身,更明确分解压实到班组到个人,辅以严格的考核奖惩,使安全之网纵横交织,疏而不漏。
三关智慧监控。利用覆盖全域的智能监控系统,实现隐患“实时捕捉、即时推送、迅速整改”的闭环管理流程,科技赋能,让安全防线拥有了千里眼、顺风耳。
在郭蕾和他团队日复一日的倔强守护下,这片充满挑战与风险的码头工地,创造了自开工以来,“零事故、零伤亡”的安全目标。他不再仅仅是一个项目的安全总监,更是矗立在火热工地上一面猎猎作响的精神旗帜。他那坚定的目光,无言地昭示着一种信念:在流动的工地之上,唯有铁打的规矩与不灭的责任之光,才能为每一次奋进托底,为每一个生命护航。
这光源于对个体生命至高的敬畏,其力量在于将零散经验锻造成精密运转的制度齿轮,永不停歇。郭蕾和万千如他一般的安全守护者,正是以这般专业之智与执着之心,在时代的宏大工地上,默默筑起那道看不见却至关重要的生命防线——安全不是工程的点缀,而是工程最深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