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实习生 杨展仪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渺)8月2日,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飞行器设计仿真赛项决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国际创新研究院举办。本届大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赛事共吸引了来自全国近300所高校的3000余支团队参赛,最终,来自79所高校的94支团队晋级全国决赛。
比赛现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供图本次飞行器设计仿真赛项包括航空救援和协同对抗两个任务。航空救援是典型航空应急救援虚拟任务场景,参赛者以航空救援队身份面对多种险情要求,打通“最后一公里”。协同对抗则是典型红蓝双方对抗虚拟任务场景,对应低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等核心技术,完成“人-机”对抗的任务。赛项设置突出面向低空经济和国防建设等国家重大需求的飞行器设计与运用创新。
通过数字化场景中的角逐,来自全国各高校的参赛队伍展现出了卓越的专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参赛学生在航空救援任务中充分考虑了复杂环境下的快速响应能力,在协同对抗任务则体现了很强的临场应变能力。
除了两个任务的综合比拼和排名外,组委会还特别设置巅峰对决环节,航空救援和应急对抗每个任务前八名的队伍通过现场比拼,角逐出各项等级奖。
据介绍,本次赛事不仅是青年学子创新精神与工程素养的集中展现,更是数字化赋能教育的生动实践,在竞技中增长才干,进一步助力工程实践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与科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有效探索,持续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体系贡献力量。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