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关注:十年改革创新 福州新区跑出发展“加速度”
创始人
2025-08-04 18:34:14
0

新华社密切关注着福州新区的十年发展历程。十年间,这里以改革创新为引领,犹如一匹疾驰的骏马,跑出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加速度”。从产业的转型升级到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从科技创新的蓬勃兴起到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福州新区在每一个领域都展现出了强大的活力与潜力。一个个重大项目落地生根,一条条产业链条日益完善,新区正以昂扬的姿态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成为区域发展的璀璨明珠,吸引着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


2025年8月,福州新区获批成立十周年。十年前,这片江海交汇之地接过国务院赋予的“改革创新示范区”使命,成为全国第14个、福建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十年来,这里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2024年,福州新区(长乐区)GDP达3331.04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高于全市20%以上。

十年间,福州新区(长乐区)以改革创新为舟楫,营商环境优化,科创生态崛起,新兴赛道开拓,改革创新的基因已深植城市血脉。

营商环境:改革破局 沃土生金

新华社关注:十年改革创新 福州新区跑出发展“加速度”福州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新华网发(福州新区党政办公室供图)

“以前注册企业,要在多个部门间跑断腿,现在‘一窗通办’,不到半天就搞定了。”在福州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刚办完餐饮店注册手续的李女士感慨道。

这个2024年3月启用的政务服务中心,是福州新区(长乐区)营商环境变革的鲜活注脚:35个部门入驻、1231项可办事项,“一件事打包办”窗口将47组事项整合优化,让企业和群众切实感受到“极简审批”的便利。

数据背后,是审批机制的系统性重塑。福州新区(长乐区)全面梳理省、市下放、授权的审批事项,94个省级事项实现“全区通办”;推行“市区同权、多点办理”的政府管理新机制,“最多跑一趟”事项占比达98%。

服务不止于“便捷办”,更在于“主动谋”。

福州新区(长乐区)成立重点项目提速审批服务小组,为项目提供全程跟踪和精准服务,解决项目报批中的诸多难题;创新实施“一业一策”“一园一策”“一企一策”制度,梳理汇编57项优惠政策及兑现流程图,让企业看得懂、用得上。

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受益者。在福州新区(长乐区)政府牵线下,武汉纺织大学专家上门指导,助力企业上线AI视觉检测设备,企业产品检测精度从70%跃升至99.5%。“从政策扶持到技术赋能,政府的‘保姆式’服务让我们轻装上阵。”企业技术研发部副总经理付重先赞道。

截至2024年底,福州新区(长乐区)市场经营主体总量达18.4万家,这片改革沃土正不断孕育新的市场活力。

科技创新:政策赋能 筑梦腾飞

走进位于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福州创新中心的全国首个医疗场景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工作人员正忙着进行人形机器人医疗场景数据采集。未来,能适应各类医疗场景的人形机器人有望在福州新区(长乐区)诞生。

2021年10月,福建全省唯一的国际医疗综合实验区落地福州新区(长乐区),成为全国第三个由国家支持成立的医疗政策先行先试区。2023年,《福州国际医疗综合实验区实施方案》明确支持发展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同年,福州印发《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实施意见》,聚焦人工智能、元宇宙、智慧医疗等6大领域。

政策东风下,福州新区与多方共建福州数字医疗器械装备科研成果转化创新驱动平台,2024年3月上研院(福州)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正式运营,为医疗机器人产业注入动能。

“我们成立福州创新中心,目的是赋能医疗机器人产业上下游企业,推动福州市形成智能医疗机器人产业新高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福州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新华社关注:十年改革创新 福州新区跑出发展“加速度”福州数据技术研究院落户福州滨海新城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新华网发(福州新区党政办公室供图)

这样的“创新引力场”在福州新区(长乐区)遍地开花。国家东南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闽港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平台等构建起“研发—转化—应用”全链条;辅布司全球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用AI技术重塑产业链;福州数据技术研究院成功打造“自研投资+科技成果合作投资+产学研合作+创业孵化器”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形成了“非结构化动态光场AI视觉智能成像装备”等多项产品,孵化出至臻医疗科技、新视智能科技等科技企业,其中“数字病理切片医疗设备”“光声影像医疗设备”两个孵化项目成功实现国产替代……前沿技术在这里加速落地,科创活力持续迸发。

产业迭代:创新为核 破茧升级

产业是经济的命脉,创新是产业的灵魂。十年间,福州新区(长乐区)以创新为魂,推动产业版图不断重塑。

走进恒申创新发展中心,机械手精准抓取丝饼,工业相机智能识别,自动套袋扫码入库……从一根尼龙绳起家,恒申集团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商,实现从化纤到化工再到新材料的跨越。

“每一次生意快做不下去了,也就到了‘一根丝’生产力要迭代的时候,必须要不停创新。”恒申集团董事长陈建龙的话道破发展密码。

昊盛科技集团也始终将创新视为核心竞争力。凭借创新,昊盛旗下福州恒美光电偏光片项目,不仅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偏光片技术自主化、产品国产化,并延伸出一条完备的新型显示产业链,为福建显示产业“强链”“补链”。

新华社关注:十年改革创新 福州新区跑出发展“加速度”恒美光电偏光片生产车间一角。新华网发(昊盛科技集团供图)

恒美光电落地福州新区(长乐区),被看作政企合力的全新示范。“我们创新‘民企主导+国资助跑’模式,融合民企灵活性和国企资本优势,18个月就实现选址到投产。”昊盛科技集团副总裁林海峰介绍,恒美光电在福州新区(长乐区)建成全球单体工厂规模最大的超宽幅偏光片基地,创下最快建厂、投产纪录,实现了显著的利税贡献。

以“新”主导,福州新区(长乐区)产业韧性十足。目前,福州新区(长乐区)已形成纺织、化工新材料两个千亿级产业,农副食品加工、黑色金属冶炼、电子信息三个五百亿级产业。

站在十周年的新起点,福州新区(长乐区)的改革创新之路仍在延伸。从政务服务的“分钟级”响应到科创平台的“集群式”崛起,从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到新兴产业“幼苗成大树”,这座新城正以更澎湃的动力,在国家级新区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刘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以赛促练强素能 转自:草原云比赛现场。7月28日至8月1日,呼和浩特市检察院举行十佳公诉人暨刑事检察业务能手竞赛,来...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记者4日从贵州省人民检察院获悉,贵州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原副主任陈少荣(正厅级)涉嫌受贿案,由...
中国男篮亚洲杯12人大名单出炉... 8月4日,中国篮球之队公布亚洲杯12人大名单,胡金秋、赵睿领衔,此外张宁和徐杰将离队,周琦确定无缘。...
任振鹤主持召开十四届省政府第9... 任振鹤主持召开十四届省政府第93次常务会议安排部署防汛减灾、推动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深化新能源上网电...
1亿元起投,融资20亿元,目前... 每经记者|黄辛旭    每经实习编辑|余婷婷     宁德时代的“滑板底盘”业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