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治荒植绿,王井君在沟壑间筑起绿色屏障
创始人
2025-08-04 18:02:50
0

转自:草原云

8月1日,在通辽市库伦旗扣河子镇兴发村,果树、乔木遍布山沟,从坡上远眺,满眼皆是绿意。“密密麻麻的树,都是这些年一棵一棵种下的。”村民王井君说。

王井君望着对面山上的苍翠森林,眼中满是欣慰。(资料图)

兴发村位于库伦旗南部,全村两万亩的土地纵横交错着近60条大大小小的山沟,王井君的家就在其中的一条沟下。20世纪80年代,王井君的父亲王国清响应政府号召,承包了村里的350亩荒沟,成了第一代治沟人。

“从懂事开始,就跟在我父亲后面,他种树我也种,一点点喜欢上了这片绿。”年幼的王井君跟着父亲,踏上了治沟之路。

出门三步羊肠道,百里千斤靠肩挑。荒沟坡度最陡的地方有70度,站立和行走都异常艰难,王井君一家人用小推车在沟头垫起地基,搭起了简陋的房子,吃住都在沟里。没有机械设备,他们就用铁锹在陡坡上挖鱼鳞坑,在缓坡上挖水平坑,在沟下修建沟底坝。山上没有水,只能从沟下的井里挑水去浇树,每逢雨季,刚修好的沟边埂、沟底坝常常被雨水瞬间冲毁。可即使条件再艰苦,这一家人也丝毫没有动摇治理荒沟的决心。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他们用土办法硬生生地将几万株树苗扎进荒沟,一瓢一瓢地浇灌出生命的绿意。

2015年,王国清因病去世,长眠在他深爱的山沟里。王井君和妻子接过了治理山沟的接力棒,担起了第二代治沟人的重任。

每年立春过后,王井君就开始了一年的忙碌,在这里劳作35年的他在陡峭的沟坡上也如履平地。王井君修修剪剪、挖挖铲铲,一上山就是一天。有亲戚邻居劝王井君,上山治理荒沟栽植果树太辛苦,劝他外出务工,工作相对轻松,赚钱也更容易,但王井君从来没有动摇过。“栽树治荒不仅是谋生的方式,更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再苦再难也值得。”王井君坚定地说。

“治沟人要像树一样,活着挡风沙,枯了当柴火。”父亲的话,王井君始终记在心里。年复一年,他始终守着这个山沟沟,整地、打井、买树苗,几乎花光了全部积蓄。为了节省开支,他自己琢磨着改良品种,研究果树嫁接,把原来的一部分老品种果树做砧木,上面嫁接龙丰果、矮宕梨、布朗李子等近十个品种的果树。2019年,王井君又栽植了锦绣海棠、苹果梨、南果梨等近十个品种5000多棵果树。昔日的荒沟在他的精心培育下,渐渐蜕变成绿树掩映、花果飘香的幸福沟。

从曾经的“一步一叩首,一苗一瓢水”到现在科技治沙、绿色治沙,这是一场跨越四十年的绿色接力。王井君一家人种下的几万株树木,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更是筑起了一道抵御风沙的绿色屏障。在王井君一家的带动下,更多的人投身荒沟治理。王井君更是毫无保留地分享治沟经验和果树种植技术,为全旗从“千沟万壑”到“绿水青山”的华丽转变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像王井君一家一样投身到荒沟治理的库伦人的不懈努力下,全旗森林覆盖率达34%以上。

闲暇之余,王井君会带着孩子们一起上山治沟,讲述父辈栽种果树、治理荒沟的故事。如今,孩子们也能轻车熟路地浇水、施肥、摘果了,孩子们说:“这里的树有爷爷奶奶种的,也有爸爸妈妈种的,一到秋天可美了,等我们长大后,也要接班,让这里一直美下去”。

两代人矢志不移治理荒沟,漫山遍野披上了绿装。夕阳西下,王井君坐在小院里,望着对面山上的苍翠森林,眼中满是欣慰。硕果累累的青山,让王井君的思路也更开阔了,今年,他开始探索发展乡村旅游,想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家乡幸福沟的美好。“只要守住这些绿色,兴发村的明天会越来越好。”王井君说道。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薛一群

新闻编辑:郭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欧盟暂停针对美国关税的两项反制...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当地时间4日,总台记者获悉,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当天表示,根据欧盟与美国达成的协议,...
大气不稳定性越强,可预报性就越... 每经记者|丁舟洋 王紫薇    每经编辑|段炼 陈俊杰     近期,多地酷暑难熬...
笛卡尔以 4000 万美元收购...   供应链软件提供商笛卡尔系统集团(Descartes Systems Group)宣布,已收购基于...
许倬云晚年更多撰写大众历史读物 #许倬云勉励年轻人创造太平安定世界#【#许倬云晚年更多撰写大众历史读物#】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在美...
5人死亡!福建省安委会挂牌督办... 转自:宁波晚报福建省应急管理厅网站8月4日公布《较大生产安全事故查处挂牌督办通知书(福州长乐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