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后损伤处理的“PRICE”原则
创始人
2025-08-04 16:15:27
0

  运动损伤是运动过程中常见的意外情况,及时正确地处理可以有效减轻伤害、加速恢复。“PRICE”原则是运动损伤紧急处理的有效方法,适用于扭伤、肌肉拉伤、撕裂等急性软组织损伤。以下是具体内容及操作方法:

  1. P(Protection):保护

  操作方法:一旦发生运动伤害,应立即停止活动,保护受伤部位,避免二次受伤。必要时可向周围人求助,将受伤部位固定或转移到安全地带。

  作用:防止受伤部位受到进一步的伤害。

  2. R(Rest):休息

  操作方法:受伤后应充分休息,让受伤部位静止,避免负重或继续活动。如果是正在比赛,应即刻停止。

  作用:减轻组织渗出和肿胀,防止伤势进一步恶化。休息是运动伤害复原的必要条件。

  3. I(Ice):冰敷

  操作方法:使用冰袋或碎冰进行冰敷,每次15-20分钟,每隔2-3小时进行一次。冰敷时切勿将冰块直接放置在皮肤表面,可用毛巾包裹冰袋,防止冻伤。最佳冰敷方法是每敷15分钟后让皮肤回暖后再进行下次冰敷。

  作用: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出血和肿胀,缓解疼痛。冰敷还可以降低细胞代谢速率,降低细胞坏死风险。

  4. C(Compression):压迫

  操作方法:使用弹性绷带或弹性衣物(如丝袜)对受伤部位进行适当加压包扎。包扎时力度要适中,不要过紧或过松。从受伤部位的远端向近端包扎,如包扎小腿肌肉拉伤时,从脚踝处开始向上包扎至膝关节下方。

  作用:压迫可以减轻肿胀,增大组织压力,减少出血和渗出。但过度加压可能导致远端肢体肿胀、缺血,需注意观察。

  5. E(Elevation):抬高

  操作方法:将受伤部位抬高至高于心脏水平,促进血液和组织液回流。上肢受伤可将手臂放在枕头上,下肢受伤可将腿部放在椅子上或用被子垫高。

  作用:抬高受伤部位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促进恢复。

  注意事项

  黄金时间:“PRICE”原则应在受伤后的第一个48小时内实施,这是治疗急性运动损伤的黄金时间。

  禁忌原则:在受伤后的48小时内,避免热疗、饮酒、跑动和按摩,以免加重肿胀和出血。

  及时就医:如果48小时后疼痛或肿胀依旧存在,应根据伤情严重程度及时就医。

  总结

  “PRICE”原则是运动损伤紧急处理的有效方法,通过保护、休息、冰敷、压迫和抬高受伤部位,可以有效减轻伤害、缓解疼痛和肿胀,加速恢复。运动爱好者应牢记这一原则,以便在受伤时能够迅速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ServiceNow:生成式人... ServiceNow ( NYSE: NOW ) 最近公布了强劲的盈利业绩,预计其在软件行业中将名列...
增减持公告汇总丨这家公司股东拟... 南京银行:股东南京高科增持股份,持股比例由8.94%增加至9%;雪迪龙:拟减持不超公司总股本1%股份...
不愧是Netflix,这部良心... 谁能想到,一部讲精神病人的韩剧,居然这么温柔、好哭、还好看得停不下来。没狗血、没恋爱脑、也没有强行煽...
从小布厂到冲刺IPO,福恩股份... 文|野马财经 刘俊群编辑|刘钦文你穿的那件H&M、优衣库、ZARA的衣服,面料来自哪儿?也许你没注意...
亚信科技中期业绩:营业收入同比... 8月4日,亚信科技(01675)发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公告。公司整体收入和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