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日报)
外卖骑手、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是城市运转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徐州经开区金山桥街道党工委始终将关心关爱这一群体作为工作重点,强化服务保障,破解实际难题,开展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暖“新”行动,全力支持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全面发展。
精准对接需求,共建暖心服务阵地。金山桥街道党工委与徐州市人社局机关第二党支部结对共建,持续优化服务阵地功能布局,在碧西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打造了多功能“桥小侠”工作室。该工作室集议事、学习、服务、活动等功能于一体,配备空调、冰箱、饮水机、微波炉、应急药箱、雨伞等“家庭式”设施。现场发布工作室《服务项目清单》和《年度活动清单》,健康宣讲、志愿服务、文艺演出、非遗手工、节日慰问等活动有序开展,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工作生活持续注入活力。
聚焦带娃难题,开设安心暑托服务。针对暑期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无暇照顾子女的难题,石桥社区“尖尖角”暑托班量身打造安全、充实的成长空间,直击痛点,回应关切,真正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坚持厉行节约,经费优先保障学习用品、活动道具(铅笔、绘本、手工材料等),精准满足孩子需求。针对部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进行个性关怀,设计趣味互动游戏提升专注力。通过优化管理、创新陪伴,既保障孩子暑期安全,又以丰富课程填补家长陪伴空白,让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奔波更安心。
规范站点运行,提升服务管理效能。金山桥街道党工委聚焦“规范运行、优化服务”,制定《服务站点使用管理细则》,明确开放时间、服务功能、运维管理、安全事项等规范,致力打造“找得到、用得上、靠得住”的贴心阵地。通过“线上问卷+线下座谈”征集意见,针对“增设应急药品”“提供夏季降温饮水”等建议逐条动态落实优化。推行“计划—公示—反馈”全流程闭环管理,每月制定活动计划、提前公示推送。实施“日常保洁+定期检修+动态更新”机制,每日清扫、每周检修设施,按季节更新物资,确保“随用随有”。
“持续发力,多维度做实做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服务。”金山桥街道党工委将架设“连心桥”,精准对接需求,构建常态化沟通渠道,动态掌握“新”需求、“新”期盼,确保服务供给精准匹配。织密“服务网”,整合辖区内外资源,吸纳专业力量,将服务从基础保障延伸至职业技能提升、法律援助等多元领域。打磨“服务镜”,提升服务效能,通过定期回访、满意度测评,不断提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戴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