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日报)
□ 本报记者 何玥颐
山东淄博华电热电厂的输煤栈桥深处,一台搭载双光云台的轨道机器人沿顶棚滑行,另有多组多线束高频率激光雷达隐藏在运煤皮带的下方。当皮带表面出现发丝般的裂痕时,警报在0.3秒内传至控制中心。这是由北新智能打造的皮带巡检系统,每年可减少76%的撕裂事故,单次避免的停产损失超百万元。
2022年,北新智能技术团队在垃圾场翻检废旧皮带,采集磨损或撕裂的样本训练视觉算法,2023年,团队转换思路,通过千点激光矩阵构建“数字皮肤”,将皮带撕裂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5%。令人意外的是,这项诞生于废墟的技术,成为全国首只场景基金首投项目的核心筹码。
北新智能成立仅五年。当同行扎堆配电房红海时,北新智能选择攻坚输煤栈桥这块“最硬的骨头”。输煤栈桥不同于其他场景,其自带的极端环境比如长期处于封闭的高温、浓粉尘空间等构成了天然技术壁垒。不仅如此,某些井下环境甚至存在甲烷爆炸风险。“本质安全性试验条件最为苛刻,比如长达两年的百万花费就可劝退大部分竞争对手,但我们必须通过。”北新智能创始人徐晨鑫表示。
企业“垂直深井”策略初见成效,今年配电巡检机器人价格暴跌90%,而北新智能却以自研整套解决方案拿下宝武集团马鞍山钢铁近50条皮带订单,企业估值从两年前的7000万元跃至1.6亿元。
今年6月,由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领投千万级A轮融资完成交割,这是该集团对北新智能的再一次押注,也展现出北新智能逆势构建起工业“暗角”里的技术护城河的价值。
“小步快跑能把资金精准转化为市场占有率。”徐晨鑫道出融资逻辑,这解决了企业发展的项目垫资需求与融资效率。截至2025年6月底,按照场景划分,公司上线应用项目数突破百例,年营收达数千万,获资本持续加注。北新智能聚焦输煤皮带这处“工业暗角”,在全国约三千家电厂、数千条钢铁产线中,蕴藏超百亿市场,目前市占率不足5%。
为满足客户的高标准与高要求,2022年底,北新智能自建产线。2024年,北新智能以标准化产品进行项目化定制。在江苏某客户48条产线中,仅1条使用全功能机器人,其余采用轻量设备+算法方案,将单线成本压缩至传统方案的1/3。北新智能已搭建起50%钢厂细分市场占有率。
眼下在华电惠州项目中,北新智能与宇树的合作正逐步展开。徐晨鑫表示,具身智能是终局,但现在要贴着地面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