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日报)
□ 本报记者 李嘉豪
选择剧目后自动跳转至工作台,AI大模型自动识别分析短剧总结内容,并为用户提出“黄金3秒”“结尾悬念”等剪辑建议,还能一键剪辑翻译。这些服务于微短剧二创视频制作的便利功能,都来自一家刚刚落户南京扬子江数字视听产业园的企业——南京智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自研的AI创作平台“北斗智影”。
微短剧行业对宣发推广极为重视,投流规模逐年大幅增长。2023年中国微短剧投流规模达312亿元,到2024年,这一数字约为420亿元,预计2025年将接近400亿元。微短剧市场竞争激烈,大量作品涌入市场,制作方通常投入巨额资金进行流量投放。他们通过将短剧中最精彩、吸引人的部分剪成短视频,在各大平台进行付费推广,以获取更多曝光,引导用户观看完整剧集,进而实现用户付费解锁剧情或通过广告分成等方式盈利。
作为一家从事AI短剧内容发行的企业,南京智影的业务处于微短剧内容平台的下游,受其委托进行推广宣传。该公司依托AI生成、智能分发和变现支持等技术,构建了覆盖“创作—分发—变现”的全链路生态,已与多家微短剧等内容平台达成合作,收纳了超6万部小说、微短剧、影视剧的版权,创作者使用北斗智影平台可以放心使用这些资源进行二次创作,并能一键分发到各视频平台。
以剧中角色第一视角重述故事、多部微短剧跨剧混剪生成新的内容,通过AI平台,实现这样想法的效率变得更高。那么,二创视频做好发布后,平台怎么追踪效果为创作者分佣分成?该公司课程运营徐东旭介绍,在创作者发布作品前,北斗智影会预先生成搜索口令或跳转链接,“这些直接对应到每位创作者,当观看视频的用户通过对应的口令链接进入微短剧正剧的观看界面进行付费等动作,创作者的推广即为成功,平台就会记录并分成。”
“平台现在有约6000名创作者,每人有1—3个社交平台账号,用户平均日增长近百位。有些账户虽然粉丝量不高,但受众十分垂直,转化率也很可观。”南京智影总经理助理蔡琳介绍,“我们主要做的是微短剧的海外市场推广,公司员工现有约70人,一半都是研发人员。”记者了解到,北斗智影创作者平台目前上线的是网页端,未来该公司还将开发安卓、iOS等移动端APP,以及适配各电脑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
蔡琳透露,公司本月将赴马来西亚拓展合作,与当地的微短剧内容平台进行洽谈,“我们也想复制微短剧的出海模式,教海外的创作者使用平台参与剧集推广。同时还可以拓展反向业务,把东南亚等更广区域内制作的短剧通过二创等方式在中国的平台推广,进一步拓展全球业务。”
上一篇:“被爱滋养过,便想成为光”
下一篇:不拼优惠政策 靠啥吸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