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日报)
□ 本报记者 杨民仆 李嘉豪
每个布景都配备中央空调、独立电表,设置空中马道,各类风格的道具一应俱全……7月29日,记者来到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西泉社区湖头村的1+1影视基地,现场看到10余个不同风格的实景棚,布景涵盖老式民房、企业工区、现代房屋、医院病房等,有2个实景棚正在装修,准备迎接新的剧组。
前有名扬四海的影视基地“横店”,后有作为以竖屏制作的微短剧拍摄地的“竖店”。视频形制从横变竖,微短剧片场相较电影电视剧片场都有哪些变化?
“我们的微短剧片场形式灵活,可以根据拍摄团队的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改造,剧组所需的所有服装道具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可以说是‘即装即用’。”1+1影视基地创始人梁珂珂介绍,基地占地6000余平方米,配套南京最大的道具库,各个布景相互独立,多个剧组可在此同时开拍,“我们还提供外景协拍服务,为剧组解决前期场地勘景、拍摄现场协调等问题,基地还配有商店、餐饮、充电桩,努力打造一站式影视基地。”
微短剧主题聚焦,场景集中,在小布景拍摄更加经济。去年以来,江苏多地布局微短剧产业,各式各类的“竖店”片场接连出现。南京江北新区扬子江数字视听产业园去年9月开园,建有产业孵化器、场景拍摄基地、短剧公寓和视听发布中心等功能区,还为内容平台提供项目审批协助、后期制作支持和市场推广合作。中国扬州大运河短剧产业基地于去年揭牌,打造短剧实景化、数字化片场。
“我们不仅提供皇宫、商业街等涵盖古代、现代的现成景点,同时提供20座专业影棚,包括3座国内领先的水下特效棚、3座3000平方米国际标准影棚及虚拟影棚等,还有专业的技术团队提供全方位虚拟拍摄服务,能满足微短剧精品化、多样化的拍摄需求,让短剧作品不再受限于现实。”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负责人姚竞菲告诉记者。
记者在产业园看到,水下特效棚正进行古装剧落水戏拍摄,蓝色防水布包裹的池底铺满柔光板,潜水员背着设备在水面下调整气泡发生器,演员站在池边听导演讲解换气节点,防水摄像机已架在特制轨道上待命。这里最醒目的当数2023年建成的电影级LED巨幕屏,在影棚中央铺展成440平方米的光影画布,巍峨高山、汹涌大海、繁华街景等都真实地呈现在眼前。
“把仰角再抬3度,让巨幕的景深和实景道具严丝合缝。”摄影指导用激光测距仪校准机位,话音刚落,屏中雪山背景便微微倾斜,与前景的实体岩石搭配形成视觉纵深。“昨天拍玄幻剧的御剑镜头,今天可以换古风市集布景,不用拆景就能无缝衔接。”技术总监敲着键盘切换场景,屏上雪山瞬间化作青石板路,连墙角虚拟灯笼的光影都随人物移动产生自然变化。
“我们能为拍摄公司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助力微短剧顺利创作。”浦口区文旅集团一负责人表示。首先,集团系统梳理当地的特色景点,按文化内涵、景观风格等分类整理,供拍摄公司根据剧情需求挑选,让取景更贴合创作理念。其次,提供一站式后勤对接服务,从拍摄场地的协调沟通,到剧组人员的餐饮供应、住宿安排等,均由专人负责对接落实,省去繁琐流程,让团队专注创作。行业人士预计,在浦口区拍摄的《除却巫山不是云》上线后,当地周末游订单量可能增长30%以上,剧中重点取景地或许会成为长三角地区新兴的“影视旅游打卡地标”。
下一篇:金沙公园烟火气升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