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沈阳晚报)
转自:沈阳晚报
□林金石
我常喜欢闻两种味,一种是烟火味,一种是书香味,时至今日,依旧如此。
喜欢闻烟火味,许是与生俱来,许是与我自小在农村长大,早晨起床闻到的第一缕味道便是烟火味有关吧。总之,只要闻到烟火味,内心就有了安全感,生活也就有了富足感,饮食也就有了着落感。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又说,人是铁,饭是钢。所以,烟火味一旦飘出,说明生活就有了粮食,生活有了粮食,整个人,乃至整个生命也就焕发生机,飒爽洒脱了。不然,倘若一个家冷冷清清的,锅碗瓢盆空空如也的,说明这个家已经没有口粮了,没有口粮的家就会让你的生活过得提心吊胆,生活提心吊胆,生命也就岌岌可危了。所以,粮食重不重要?烟火味重不重要?答案是:很重要!
为此,我们不得不承认,烟火味就是生活,就是生命——这就是我为什么这么喜欢闻烟火味的原因。
至于喜欢闻书香味,那要从我上学读书时说起。那是我第一次背着书包走进学堂,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时,老师给我们颁发教科书前用洪亮的声音说:“同学们,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从今往后,大家将开启自己人生中的读书之旅。”说着,老师随手拿起一本教科书放到鼻子前,然后用手快速地翻着,只听得“沙沙沙”书页翻动的声音传来,老师一边翻一边用鼻子使劲闻一边说道:“这书啊,可宝贵了,它就像是我们的粮食,需要我们用心地烹饪,细细地咀嚼,才能闻到那迷人的书香,这书香啊,可以让我们‘不挨饿’!”那会儿我们小,不懂老师的言外之意,只觉得老师说的这番话特别好笑,于是,教室里顿时就哄堂大笑起来。
然而,老师所说的话不假,只要用心烹饪,细细咀嚼,就能散发出迷人的书香。按照老师说的去做,我真的闻到了一股浓浓的书香味,那是一股来自于纸张和墨水所散发出来的味道,同时,还有那一个个四四方方的汉字组合而成的词、句、段、篇、章所散发出来的香味,那香味让我知道了万物是有生命的,生活是充满曲折的,做人要方方正正的——我一下子爱上了那个香味!
最有趣的是,一边闻烟火味一边闻书香味,那情景真是妙不可言。
那时住在乡下,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所以,我们小孩子长到六七岁后就得帮爸妈分担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了:洗碗、喂鸡、烧火……而在所有家务活中,我最喜欢的是烧火,尤其是冬天,寒风刺骨,大雪飘飞,这时候躲在厨房里一边烧火一边手捧书卷,那一缕一缕的烟火味和书香味扑鼻而来,再冷的冬天也都是暖暖的,香香的,很惬意。
就这样,我的整个童年都是在温暖的烟火味和书香味的陪伴下度过的,也就是那时,我相继看了《父与子》《宝葫芦的秘密》《神笔马良》《三毛流浪记》等书籍。后来上了中学和大学后,我也随之离家越来越远,而闻烟火味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直到大学毕业寓居在这个小城里,电磁炉和天然气代替了柴草,想闻一缕土里土气的浓浓的烟火味便成了我的奢望,每天忙碌的工作也让我经常无暇再捧起一本纸质书,静静地去读,去闻那浓浓的书香味。那一刻,我真的恨不得时间能停止,让我再重新闻一闻那浓浓的烟火味和书香味,如此,人生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