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潮州发布
为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推动陶瓷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近年来,我市全力推动陶瓷行业窑炉由使用天然气、石油气改造为使用电能。目前,我市部分陶瓷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步伐,实施“气改电”,逐步迈向绿色低碳、降本高质的发展新路子。
去年以来,广东雅诚德实业有限公司建成了10座梭式电窑,用于骨瓷生产。每座单窑烧制空间9立方米,可以烧制5000个杯类或3000个盘碗类制品。
据介绍,依托5G物联网,工厂实现了窑炉状态实时监控与远程操作,搭配灵活的启停策略,可以实现夜间无人值守和错峰用电。
广东雅诚德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厂长 周勋楷:我们基本上都是晚上烧制,凌晨12点后到早上的8点,基本上是电价最便宜的时候。只要我们窑炉装好推进去后一键启动,到第二天早上,就已经烧制成功了。
依托智能温控系统,操作人员能够精准调控烧制曲线。工厂负责人告诉记者,对比传统气窑,电窑炉温度场均匀性更好、加热系统响应速度更快,能有效提升陶瓷产品质量和成品率。
广东雅诚德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厂长 周勋楷:气改电,对我们二分厂做骨瓷的话,是一大进步。一个是烧成率提高,原来是烧气,它的质量不受控制。现在烧电,质量这块一个受控,一个能提高烧成率,整个的釉面和效果都是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气改电”让企业获得较好的效益。
广东雅诚德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厂长 周勋楷:以前十座窑炉的话,最少要五、六个师傅,我们现在基本上就一个人操作就好了。改电的成本,初步统计,节省成本10%—15%左右。
目前,越来越多的陶瓷企业尝到了“气改电”的甜头。瑞隆陶瓷有限公司在原有2座电窑炉的基础上,又增建了2座智能电窑炉。
瑞隆陶瓷有限公司负责人 吴盈:我们采用电窑,主要是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绿色生产。错峰用电不仅减轻了电网压力,也有效降低了企业用电成本。相比传统的烧气烧煤窑,电窑更环保,温控也更精准,更能通过智能调控系统,我们能安排灵活生产,充分利用低谷电价,错峰用电。这不仅是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陶瓷产业是我市传统优势产业,能源需求量较大,推进陶瓷产业“气改电”,是生态效益与产业升级的双赢选择。据统计,我市2022年至今累计实施“气改电”项目46个,今年1—5月用电量2888.06万千瓦时,同比增长9.5%。枫溪镇、凤塘镇等重点产区已形成示范效应,改造企业生产成本平均降低15%—30%,产品优等率提升12个百分点。
下一篇:南京照相馆,为什么是部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