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沈阳日报)
转自:沈阳日报
在沈阳活跃着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中有个体业主、夜市摊主、出租车司机、企业员工,却因共同的信念汇聚成守护生命的力量。这就是沈阳市扬帆应急救援队——辽宁省民间应急救援队伍中首个成立实体党支部的公益组织。自2024年1月成立以来,这支队伍以党建为舵、以初心为帆,在应急救援一线书写了动人的“生命答卷”。
社区托举
困境中扬起“启航之帆”
“没有社区的支持,就没有救援队的今天。”队长杨莲常说的这句话,道出了队伍初创的艰辛与温暖。2022年,一群热心志愿者因社区消杀工作而相识,怀揣着“守护生命”的共同信念,萌生了组建专业救援队伍的想法。然而,注册流程无先例可循、资金短缺难以采购装备、场地不足制约训练开展,一道道难题横在眼前。
关键时刻,沈北新区正良街道晨兴社区伸出援手,以“空间换资源”模式免费提供办公场地。社区工作人员还主动对接应急管理局、民政局,协助破解政策衔接、资质审核等难题。“社区不仅给了场地,更给了我们往前走的底气。”杨莲回忆,核心队员自掏腰包垫付初期费用,在社区会议室里完成了首批队员培训。2024年1月,沈阳市扬帆应急救援队正式获批成立,成为沈阳首支民间专业应急救援组织。
党建领航
队伍里筑牢“信念之基”
“公益救援要行稳致远,必须有党组织引领方向。”2024年12月,在晨兴社区党委指导下,辽宁省首家民间应急救援队伍实体党支部——沈阳市扬帆应急救援队党支部成立,4名党员成为队伍的“主心骨”。
党支部迅速构建“三学联动”机制,将理论学习与救援实践深度融合。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开展“救援先锋”主题党日;组织党员线上观看“学习强国”应急救援案例,结合实战研讨提升技能;推行“双培双带”机制,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攻坚能手。队长杨莲在浑河水域救捞任务中主动认领危险作业,副队长安旭红在暴雨救援中连续作战36小时,两人成为队伍中的标杆;党员蒋纯国因连续3天坚守救援一线,被推选为水域队长,实现“关键岗位有党员、攻坚克难见党员”。
党员的先锋作用如磁石般凝聚力量。夜市摊主王师傅目睹队员们冒雨救援的场景后,主动申请加入队伍,如今已累计参与救援50余次;出租车司机李师傅受党员奉献精神感染,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目前,队伍志愿者从初创时的100余人发展到400余人,累计完成救援任务580次,公益时长达3.5万小时,形成“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上”的生动局面。
能战善战
实战中练就“救援硬功”
“不是靠热情蛮干,而是靠专业取胜。”党支部创新“四个一”协作机制,让队伍从“草根团队”蜕变为“专业劲旅”。统一指挥确保响应迅速,党员突击队实行24小时备勤,2024年暴雨期间15分钟集结,解救被困群众47人;统一培训提升技能水平,联合消防部门开展“红蓝共建”演练6次,培养出专业潜水员5名、应急救护讲师20名;统一保障破解物资难题,党员责任岗筹措冲锋舟、潜水服等装备30套;统一联动拓展服务半径,与社区共建“安全守护”项目,开展进校园、进小区、进企业防灾演练48次,覆盖群众2.3万人次。
专业能力赢得各方认可,队伍不仅圆满完成国际水上赛事等大型活动应急保障任务,更在日常救援中屡建奇功。“银发守护”寻人专班找回走失老人20名,防汛排查推动加装警示牌30处,防灾演练让2.3万群众掌握自救技能。
从社区会议室里的初心萌芽,到应急救援一线的党旗飘扬,沈阳市扬帆应急救援队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为使命,诠释了民间公益组织的责任与担当。正如党支部书记杨莲所说:“每一次警报响起,都是我们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冲锋号。让党旗在守护生命的一线高高飘扬,就是我们不变的追求。”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李莉
上一篇:党建引领优服务 基层治理提效能
下一篇:6.2%背后的“三重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