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董秘、补制度、追信披,丹化科技能否重建市场信任?
创始人
2025-08-02 18:25:56
0

(来源:董秘俱乐部)

724日,丹化科技(600844.SH)发了一则人事公告,宣布:公司副总经理宋卓被董事会聘任为新一任董事会秘书,接替因内部工作变动辞职的成国俊。宋卓是个资历老道的投行派,做过保荐代表人,当过投行总经理,看起来风平浪静的一次更替。

但如果你把这则公告放进丹化科技的现实背景里看,它就显得没那么简单

一边是新董秘履历光鲜、步入高位;另一边,是公司深陷连年亏损”“内控失守”“应收坏账”“监管函警告”……一连串合规与信任危机的交织。

站在这个时间点回头看,宋卓的临危受命,可能不是一场正常的过渡,而更像是一场治理保卫战的战术换人

换董秘,换得了信任吗?

Part01

“换将”背后,一场静悄悄的交接

我们先把视角回到那份看起来中规中矩的公告。

宋卓,男,1975年生,北京工业大学硕士,曾在华英证券和东海证券投行部任职多年,担任过保荐代表人。近年转入实业任职,已是丹化科技副总经理。从背景来看,这是典型的金融中坚力量入局上市公司治理的路径,资历够、牌照全、也懂得资本市场话语体系。

而前任董秘成国俊,则是那种穿了很多年盔甲的老将——同时担任公司总经理、董事多年,业务和制度都绕不开他。他的离任理由写得很规矩内部工作调整。但有意思的是,公告还特别强调了一点:

公司董事会已聘任宋卓担任公司董事会秘书,交接双方已按照公司相关制度做好交接工作,因此本次董事会秘书变更对公司不产生影响。

这么强调影响不大,往往就是影响不小。

尤其是,几天前公司刚刚被内蒙古证监局发了一纸警示函,剑指的正是:信息披露违规、关联交易不披露、制度不健全。而这背后主要责任人——正是董秘成国俊本人。

所以再看这场换人戏,你或许会和我一样,心里多冒出几个问号。

Part02

监管三连击,董秘角色成“焦点人物”

这几年,丹化科技在资本市场上存在感不强,但在监管机构眼中,却是高频选手

724日,内蒙古证监局发布警示函指出,公司早在2022年就发生了关联交易——控股股东回购济宁金丹股权,而控股子公司丹化醋酐放弃了优先购买权,构成了关联交易,金额虽不大(占净资产1.3%),但应该披露。

问题是,公司拖到20254月才补披露隔了整整两年。

警示函直接点名:

董事长李国方

总经理兼董秘成国俊

财务负责人蒋勇飞

三人对违规披露负有主要责任

而这份函也不是初犯记录。早在今年3月,丹化科技就因为三会记录缺失”“内控制度不健全”“关联交易制度缺失被责令整改。

如果你熟悉证券监管语言就知道,一旦一个公司开始频繁出现信息披露违规+公司治理不到位这两个标签,董秘的位置,就成了高压锅。

换句话说,董秘这个职位,本就是风险聚合点,而一旦出现信披或治理问题,谁坐在那个位置,谁就必须要扛住。

在成国俊卸任之前,他已经同时是董秘”“总经理”“监管函责任人,这对任何一家公司而言,都是一个不小的信任负担。

这时候换人,是减压,还是分责?答案,留给市场猜。

Part03

“投行派”上场,能不能止住连年亏损的焦虑?

表面看,这只是一次董秘更换,但更深层,是丹化科技资本故事的拐点试探。

我们来看看新董秘宋卓的背景。

他在华英证券、东海证券都曾担任投行核心职务,熟悉资本运作、熟悉重组项目,也知道怎么讲合规的语言,对制度边界的拿捏有经验。

这可能也是公司决定让他挂帅的原因之一:让更懂监管节奏的人,来管好一摊制度问题频出的地盘

但问题是,丹化科技真正的危机,并不是光靠懂法、守规就能解决的。

你再看它的经营数据,会感到一种强烈的时间冻结感

2019年亏4.33亿元

2020年亏3.67亿元

2021年亏1.04亿元

2022年亏2.93亿元

2023年亏3.93亿元

2024年亏3.08亿元

六年累计亏掉了将近19亿元

进入2025年,公司上半年预计继续亏损6600多万元,虽然幅度比去年同期收窄,但依旧没脱离泥潭

这不是战略失误,也不是行业周期。而是一种结构性困境:

乙二醇产品价格长期倒挂,产能过剩,竞争惨烈。

草酸虽能盈利,但量小、价格波动,撑不起整体利润表。

主营收入逐年下滑,从201912.3亿跌到2024年只有7.7亿。

这就像是一个慢性失血的病人——不剧痛,但持续乏力。

在这个大背景下,董秘换人,虽重要,却并不是灵药

Part04

董秘的时代,已经变了

坏账、关联方、应收账款:董秘看门人责任再被放大

更值得注意的是,丹化科技近两年的财务报告里,还藏着另一个被放大的问题: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2024年报显示,公司总应收账款4343万元,坏账准备高达3280万元——相当于你出去要账,十次里有七次直接认亏

更细看,会发现其中2970万元是三年以上的陈账,占比近七成。

而这些坏账中,居然还包括了两家特别熟的单位:龙宇煤化工、中原大化。它们与丹化科技的控股子公司通辽金煤存在股权关系,属于少数股东。

也就是说,这些钱,是自己人欠的

上交所在问询函中直截了当地质疑:

为什么账收不回来?

资金有没有通过应收账款变相输送

你们到底还有没有风险控制能力?

虽然公司和年审会计师都做了说明,说不涉及控股股东和关联方资金流动”“只是商业合作困难,但这些回应似乎难以打消市场疑虑。

因为这种交易结构复杂 + 回款困难 + 持续往来的组合,本身就非常容易激起监管神经和投资者警觉。

而这些问题,正是董秘要盯紧的第一道防线。

写在最后

董秘换人,能否推动公司治理真正改善?

一个董秘的更替,通常不仅是岗位调整,也常常伴随着公司治理层面的重新评估。

以丹化科技目前的情况来看,公司面临的是长期的经营亏损、内部控制不规范、信息披露不及时、应收账款风险突出等多重问题。监管机构接连发函,投资者持续关注。

新任董秘宋卓具备丰富的投行背景和资本市场经验,是否能够在提升合规水平、完善制度建设、修复外部信任方面发挥作用,将是公司下一阶段治理成效的关键标志之一。

换句话说,外界更关心的是:

这次人事变动,是否能够带来真正有效的治理改进和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

如果只是形式上的更替,而公司的内控制度、财务管理、关联交易披露等老问题依旧没有实质性改变,那么市场的质疑声只会持续加大。

丹化科技是否有意愿、也有能力进行系统性整改,将直接影响其在资本市场的声誉与未来空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打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 转自:云南日报我省建设金融服务港湾、金融驿站服务中小微企业——打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截至今年6月...
古代太监的收入有多少钱呢 他们... 古代太监每个月工资多少,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揭秘太医为什么不是太监呢 他们... 太医为什么不是太监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御...
啥情况!4S店销售擅自变卖顾客... 前不久,李先生想换一辆新车,于是到4S店选购。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4S店销售顾问的一波操作,让他新...
奇金山:草原上的抗日英雄 新华社记者 勿日汗 哈丽娜  绿草如茵的草原上,内蒙古乌审旗革命故事讲习馆的红色尖顶庄严而肃穆。馆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