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十四五”期间,以杨浦滨江为代表的上海“一江一河”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果。“十五五”即将到来,你希望明天的“一江一河”变成什么样?近日,一场“智绘滨江新画卷共谋水岸幸福篇”滨江发展专题征集市民圆桌会在杨浦滨江的上海人民城市实践展示馆举办,杨浦区相关职能部门、企业代表、规划专家、人大代表、高校教授、金牌征集员、大学生代表、居民代表等各界人士围绕“交通出行、商业发展、城市更新、全龄友好”四个话题畅所欲言,为上海“一江一河”发展规划贡献真知灼见。
从工业锈带蜕变为生活秀带、发展绣带,杨浦滨江的在线新经济总部园也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美团、抖音、哔哩哔哩等互联网大厂总部即将落户,大量白领和互联网创作者将来到杨浦滨江,这对交通路网、生活配套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几位互联网企业的与会代表就提出,杨浦滨江轨交网络密度低于上海中心城区平均水平,一旦遇到早晚高峰,就会出现潮汐式的通勤压力,互联网企业普遍存在加班情况,对网约车需求很大,这也在一些时间段造成瞬时的路网压力。他们建议:“拓展马路空间并推进智慧化停车,缓解员工停车压力。结合数字大厂的工作特性,统筹杨树浦路沿线车位。设置专门的停靠区域。缓解网约车停车需求。”“参考五角场合生汇等商圈经验,利用地下空间分割行人与地上空间,并建立企业联合调度平台,完善短驳交通打通地铁到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作为一名专业人士,上海经纬规划总院副院长张雁补充说,建议联合相关平台设置动态调度系统,在高峰期通过AI算法,优先将订单分配至地下接驳中心。同时,可借鉴杭州东站“室内北斗”导航技术,通过LED屏展示车位信息,快速实现“人找车”,在杨浦滨江构建了“智慧调度、立体接驳、绿色低碳”的现代化交通体系。
除了上班族对未来五年的滨江建设提出了新的需求,市民游客也希望观光游玩、健身等配套设施越来越完备,例如,能不能增加服务骑行、跑步爱好者的驿站,直饮水点定期公示水质检测报告,增加座椅和遮雨棚遮阳棚,在儿童玩耍较多的区域设定骑行区,部分灯光较暗的区域增加夜间照明。还有一位来自上海理工大学的学生代表杨红美建议说:“绿之丘是杨浦滨江的‘流量担当’,但很多游客的参观浮于表面,仅仅是拍照打卡,忽略了厚重的工业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基因,建议从活化工业遗产入手,量身定做‘AR 故事触点与时光走廊计划’‘文化可带走化与互动体验计划’和‘激活游客与链接社区分时计划’,继而针对整个滨江地区工业遗存进行创新活化,例如建立‘滨江工业文化基因库’等。”
不仅市民游客建议未来增加商业配套和消费场景,天天在滨江工作的从业人员也有好主意。东方渔人码头的招商经理张春梅感叹,目前杨浦滨江商业的“浓度”还不够,聚集效应和联动性有待提高,特色也不明显,建议吸收同行经验,增添生活气息,实现宠物友好、露营友好、骑行友好等更加友好的环境,让更多人愿意来杨浦滨江度假休闲。
杨浦滨江南段 5.5 公里岸线开发建设先行一步,北段开发也已启动,例如,曾经沉睡的复兴岛已经越来越焕发生机,一周后,全球首创的小红书冒险岛活动就将在复兴岛上举办,这令大家对杨浦滨江南北联动、文旅商体展联动的未来充满期待。“十四五”期间,人民建议征集在杨浦滨江的建设中起到了十分突出的作用,曾经多次提出建议并落地见效的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人民城市”社会实践社成员再次来到圆桌会上,又提出了设立滨水亲子带、嵌入“昆虫旅馆”、水质监测互动屏等科普互动设施等诸多建议。或许,这次市民圆桌会上的许多金点子未来也将在上海“一江一河”建设中成为现实。
原标题:《“一江一河”未来五年如何发展?人民建议征集市民圆桌会一起来献计》
栏目编辑:顾莹颖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孙云
上一篇:主线板块开始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