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夏县段:每一步的风景都在讲述新的故事
创始人
2025-08-02 09:46:17
0

(来源:运城新闻网)

每一步的风景都在讲述新的故事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夏县段印象

记者 赵卓菁

  从“瑶台新貌”的焕然新生到“百米观窑”的历史人文,从文创产品的创意改造到“博物馆”的岁月留痕,历史在这里低语;

  漫步泗交感受田园野趣,邂逅月亮湖品味山水风情,畅玩架桑漂流体验激流勇进,诗意在这里栖居;

  在韩家岭追寻红色记忆,于金楼山激荡峥嵘岁月,入住林间村墅静享山居清幽,精神在这里传承;

  探奇石胜景、赏太宽流韵、逛祁家河街市,自然在这里挥毫;沿“黄河彩链”而行,在夏县旅游展示中心聆听母亲河的千年絮语,大河在这里奔涌……这里,每一步的风景都在讲述新的故事。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夏县段全长96.4公里,总投资9.15亿元,分为主线和支线两部分。其中,主线29.2公里,投资3.62亿元,起点位于与平陆县交界的石家村,终点与垣曲县交界的清水河相接;支线67.2公里,投资5.53亿元,起点位于瑶台山下,终点位于祁家河村口。夏县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打造黄河旅游公路板块的决策部署,强力推动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建设。

山驿小憩处一步一风景

  行驶在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夏县段,林荫夹道,巍峨的巫咸山跃入眼帘——历史传说中的“瑶台”在此焕发新貌。从这里出发,一条融山水风光、历史人文、田园风情与红色印记于一体的特色游览路线正式开启。

  瑶台山又称巫咸山,位于夏县县城两公里的中条山前沿,孤峰峭拔,苍翠摩空,一衣带水,景色宜人,为夏县古八景之首。明清时期,这里庙宇林立,是游人拜谒游赏的最佳去处,中秋尤盛。抗日战争时期,瑶台山周围所有建筑均遭毁坏,树木被烧。1954年,夏县发动民众绿化瑶台山,使前坡翠柏覆盖。2004年,瑶台山建筑恢复重建。

  瑶台山顶的太虚观中建有九层佛塔,塔高43.69米。瑶台圣境儒、释、道三教合一,堪称古今宗教圣地,已成为古都夏县的重要标志。

  带着家人一起来爬山的游客王彤赞叹道:“这里的风景不光好看,还藏着那么多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感觉特别有味道!走着走着,就像走进了古人的世界,那些古老的传说好像就在身边。”

  途经规划中的中草药驿站,便可抵达神河岭驿站。一座观景台矗立眼前,拾级而上,登台西望,林木葱郁的瑶台山清晰可见。观景台下方,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像一道彩虹蜿蜒而过,一旁则是绿草如茵的露营地,几辆私家车停驻其中。这里既是补给休憩的驿站,也是露营观景的理想之所。

  据了解,夏县坚持生态优先理念,致力建造美丽七彩黄河旅游路,对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在布局规划上采用了多种新技术、新工艺,全路段采用了改性沥青路面,路面中间采用红黄蓝3种彩色标线,人行道采用传统的白色标线,路旁的安全防护栏采用绿色涂刷,使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成为亮丽多彩的“彩虹路”。“同步配套了‘慢行、服务、景观、信息’四大系统,投资1.5亿元,建设行道10公里、驿站两个、观景台5处、小憩园9个、停车场6个、房车营地1个、卫生间6个、农产品销售点两处、旅游公路文化标识7个、路侧服务设施标志15个。”夏县交通运输局高级工程师王韬说。 

  近年来,夏县相关部门融合当地历史文化、农耕文化、生态文化、旅游文化、产业文化等资源,将公路沿线原生态的自然环境、风景名胜、乡土文化等融入公路景观设计,优化提升公路沿线的绿色景观,合理增设公路停车区、服务区、观景台、驿站等旅游设施,通过极具夏县特色的色彩标识展现,形成镶嵌在大山里的“珍珠项链”,全力构建“夏县旅游经济交通走廊”,打造山西省乃至华北地区最美旅游示范公路,推动公路基础设施从单纯日常出行向旅游、消费、文化传播等综合服务转变,使之成为一条贯穿山区的生态路、文旅路。

人在画间游车在绿中行

  漫步泗交,凉爽的山风拂面而来。绿意盎然的草坪间,延伸着古朴的石板小路,引领游客步入小清新风格的栖堂山庄。山庄内的露天音乐餐厅里,三五成群的游客欢声笑语,享受着山间的惬意时光。如今,在泗交,认领小菜园、体验研学步道等融合自然与趣味的农旅新方式,正成为年轻人休闲度假的热门之选。

  这些户外研学项目不仅丰富了游客体验,更是成为提升青少年素质教育的生动课堂。“带孩子来这住两天,既能亲近大自然,又能学到不少农业知识,这种体验比书本上生动多了!”正带着女儿在山庄小住的丁女士欣喜地表示,这种寓教于乐的农旅融合模式,对孩子成长很有意义。

  “为打造独具特色的农旅品牌,建设前期,我们充分考察借鉴了陕西、河南、云南、浙江等地的成功经验,紧密结合泗交镇本地实际,投资建设了农业科普基地。”该项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开展相关研学主题课程,旨在将知识科普与乡村产业深度结合,全力打造‘菌菇研学+乡村振兴’的示范标杆。”

  数据显示,夏县泗交镇生态资源优越,气候温润,森林覆盖率高达85%,具备天然菌菇及谷类生长的绝佳条件。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及《“十四五”农业农村科普发展规划》,泗交农业科普基地项目以“菌菇产业+科普研学”为核心,通过三产融合模式,推动农业科技普及、农民增收致富与乡村旅游升级,助力泗交镇打造特色农业名片。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夏县段两侧护坡植被,橘红、橘黄、紫色、绿色多彩多姿,随着季节及温度变化而变化。对“绿化、美化、亮化、净化、香化”生态文明路标准的坚持,提升了整条公路的品质韵味。夏县相关部门统筹公路设施、生态环境、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等要素,采用“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乔灌结合,色彩斑斓”的设计理念,将“一路分四季,三里不同天”的立体垂直花卉分层分段呈现,高标准打造了绿化美化工程。全程采用低矮灌木绿植,配以各色花草点缀,设置了6个花卉园,全程建设主体景观67.2公里,路容景观61公里,形成“人在画间游,车在绿中行”的美丽图画。在沿路两侧边坡上种植紫叶爬山虎、连翘、紫穗槐等植物,所有露白区域播撒四季常绿的三叶草,绿化总面积167127平方米。“红叶石楠、丰花月季、火焰南天竹、造型松等更是增加了护坡植物的层次感。”夏县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革命印记”韩家岭 “穿越烽火”金楼山

  沿路标前行,抵达晋南革命圣地韩家岭,林荫道送来阵阵清凉,一座静谧小院映入眼帘——县委旧址、警卫室等分布其中。步入室内,军用水壶、公文包等旧物无声诉说着历史,栩栩如生的蜡像则将人们带回到当年嘉康杰等革命先辈开会的峥嵘岁月。

  韩家岭位于中条山腹地的夏县西沟村,四面环山,山势险峻。自1931年嘉康杰将中共河东中心县委驻地迁至韩家岭,这里便成为中共河东中心县委、中共河东特委、中共夏县中心县委等领导机关驻地。中条地委、条西地委、晋豫特委,以及太岳五地委、三地委和太岳三分区等领导机关也曾在此活动,因而这里成为晋南革命战争的指挥中心和活动中心,堪称河东革命摇篮、晋南革命心脏、红色延安的大后方……

  近年来,夏县高度重视“红色”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2017年将该基地的修缮扩建工程确定为全县75个重点项目之一,总投资571万元,修建了“晋南革命圣地——韩家岭”纪念碑,扩建了4000余平方米的红色革命纪念广场,建成了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展馆和嘉康杰纪念馆两个展馆,修缮恢复了中共夏县中心县委旧址、嘉康杰故居和八路军后勤窑洞,修缮扩建后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2006年,韩家岭被列为运城市革命文物保护单位、运城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韩家岭先后被夏县县委列为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基地、青少年爱国教育基地。2015年,韩家岭被运城市委列为运城市党史教育基地,2017年被列为山西省党史教育基地。

  路过太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便可抵达祁家河金楼山驿站。驿站一侧,夏县祁家河中条山抗战历史文化长廊赫然在目。小岭大捷、马村突围、沦陷区日伪暴行、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中条山敌后抗日斗争、夏都英杰……一段段图文并茂的历史在此铺陈开来。

  信步走下驿站,一泓碧波顿消暑意。跨过石桥,青色的石阶蜿蜒而上,将游人引向金楼山深处,仿佛踏入了往昔的红色记忆。登山途中,一面面迎风招展的红旗不仅指引着方向,更点燃了人们探寻历史的热情。孩子们雀跃其间,追寻红旗,也追寻着红色的足迹。登顶远眺,鲜艳的旗帜在山巅猎猎飞扬。

  “带孩子来实地感受抗战精神,特别有意义。”市民张女士表示,“边走边看、边找边学,这种体验让人很深刻。”

  “历史人文展示段、红色旅游科教段的旅游资源对于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加强广大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和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促进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夏县大禹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燕妮说。

寻脉自然人文 对话黄河气象

  登上红棕色的观景台,凭栏远眺,太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尽收眼底。层林叠翠,草木丰茂,展现着勃勃生机;林间鸟鸣声声入耳,更显自然之趣。这里的生态步道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更是吸引了诸多游客前来观赏。

  太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夏县东南部,中条山脉西段南坡,总面积24276.7公顷,森林覆盖率85.84%。太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典型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及金钱豹、红腹锦鸡等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资源为保护对象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属我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典型分布区域之一,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特别是天然栎林,“槲栎、麻栎、栓皮栎、橿子栎、槲树、辽东栎”六大栎类树种齐全,古树群落众多,2002年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太宽河省级自然保护区,2018年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1年10月,太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省林草局认定为“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科普基地”,2022年,建成以兰科植物培育、珍稀植物繁育、保护区资源调查监测等科研工作展示和教学实训、自然教育等功能为主的综合性科普基地。

  在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夏县段,架桑漂流的标志牌十分醒目。架桑漂流位于夏县中条山国家森林公园腹地的泗交镇温峪村。景区距夏县县城60余公里,处于中条山重要河流清水河中游地段,总面积20平方公里,总投资3.2亿元,分为旅游综合服务区、综合养殖区、森林木屋度假区、峡谷漂流水上游戏区、石海观光探险区、新农村休闲娱乐区、歪头山林海游览区、生态农业采摘区、森林生态保育区9个区域,为游客提供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体验。

  架桑漂流河道长9公里,漂流时长约3小时,独具“水清、谷深、落差大”的特色,途经焦赞磨刀石、逍遥滩、张飞挡关、二郎滩、龙门、虎门、石门、将军门、孟良谷、青龙潭、好汉坡等十余处景点,“可乘橡皮舟一路乘风破浪、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穿梭于翠岑幽谷之间,尽享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一游客赞叹道。

  近年来,山西弘恒水务有限公司旅游分公司投资3000万元,对漂流景区进行全面提升改造,内部设施更加完善,游玩体验更进一步。景区创新推出了亲子漂、情侣漂、泼水漂等特色漂流,又通过烧烤节、狂欢节、戏水节、篝火节等活动,为游客提供了颇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活动项目。

  一路向东,就来到了月亮湖。月亮湖位于祁家河景区,湖水呈现青绿色,碧波在山谷中更显幽静,水流声潺潺入耳……祁家河乡位于夏县东南方向的中条山腹地,东接垣曲县,西连平陆县,南望河南省渑池县,北与泗交镇接壤,自然环境优美,气候条件温和,水资源充足,全乡地形北高南低,东西丘陵,最高山峰金楼山海拔1566.6米,最低的杨家山村下巴滩海拔230米,分别为全县之最。泗交清水河则由西向东穿插而过,马村、交泉、七泉、庙坪4条小河汇流于清水河,充足的水资源为开展水上漂流等项目提供了先天的自然条件,在建的晋平漂流景区就位于清水河下游。

  “目前,祁家河乡旅游初步规划已基本完成,重点开发祁家河金楼山景区和北方田园水镇两大部分。未来,祁家河乡将被打造成一个休闲水镇、田园综合体与山地型心灵度假完美组合的生态休闲旅游区。”祁家河乡党委书记赵爱芳说。

  据悉,规划中的祁家河景区整体空间结构为“一廊三片区”。“一廊”指贯穿两大片区——金楼山片区与祁家河片区的X836山水生态慢游风景廊道;“三片区”指金楼山片区、祁家河片区、双山片区。金楼山片区将建立山地型度假领地,近期建设的旅游项目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台地民宿、逸趣山道、云中花海、楼山“天池”;祁家河片区将建造“生活方式型”水镇,近期将加强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拓宽河道,抬升水位,进一步打造水镇肌理;双山片区将打造独一无二的黄河绝壁观景台,近期将建设观景平台、空中栈桥、蹦极、旅游码头等项目。

  回程来到夏县旅游展示中心,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古今交流。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夏县博物馆迄今已收集建档藏品2773件套,集中涵盖了金石玉器、典籍书画及木质器等多种类实物真迹,全面翔实地记录了历代夏都先民生产生活场景、乡风民俗传承与精神气质风貌,堪称县域“百科全书”。

  在夏县旅游展示中心,游客可以探寻古老而神秘的夏都历史长河,“展馆以多品类标本展陈,旨在通过‘馆藏拾趣’引导公众凝望过去时代的生活与华彩,从中感知华夏古都丰厚的文化底蕴,为进一步弘扬夏都文明史提供有力佐证。”夏县文保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摄影:记者 陈方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初中语文老师工作计划 初中语文... 根据语文学科的具体得特点,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为目标,在教学中积极的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高中语文老师工作计划 高中语文... 一、指导思想以高中新课程理念以及学校的发展需求指导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苦...
高三语文老师工作计划 高三语文... 本年度我但任高三语文课.针对高三教学的特点,特拟定本计划。一、学情分析本人所教高三(9)、(10)班...
一年级语文老师工作计划 四年级... 一 、班级概况分析:学生刚入校,对学校的常规不了解。年纪小,自律性差。但都比较懂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
初一语文老师工作计划 璇枃鏁... 这学期我继续担任初一年级1、2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特制订如下计划:一、指导思想在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