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工运行”,共铸时代新人!普陀学子深度探访百年造币厂
创始人
2025-08-02 09:01:59
0

(来源:上观新闻)

当百年造币厂的齿轮再次转动,新时代的青春力量与红色工运精神会碰撞出怎样的“星火”?一枚硬币的诞生,为何能见证大国崛起的壮阔历程?一场少年“工运行”,让学生们真正体验到了“硬币中的工运精神”。普陀区教育局启动普陀大学堂(公益学堂)高中生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并以推进上海“大思政课”建设整体试验区为契机,汇聚区内红色实践资源并开展主题研学,引导青少年在学思践悟中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

近日,学生们的研学之行来到了红色工运地——上海造币博物馆,大家在此“穿越时空”,见证近代工业文明的沧桑浮沉和中国货币制度的变迁发展,领略上海工运精神与中国金融历史的瑰丽篇章。

近代造币工艺厅内,展示着中国近代以来造币工艺及发展史。“同学们,这里的银币从1933年起生产,大家也可以看到一枚真正的钱币是如何诞生的。”熔铸、碾片、冲制、光边、压印……孩子们仔细观察着每一个或复杂、或精妙的制作步骤,从细微处见证百年来中国造币事业的飞跃发展。

“手腕要稳,力道要匀!”在互动体验区,学生们化身“小小造币师”,通过亲手操作器械体验制作硬币的过程。随着“砰”的一声,一枚具有纪念意义的硬币便诞生了。百年以来,托起铸币发展历程的,正是一代又一代工人粗糙而坚实的双手,也是工人精神最具象化的体现。

当代珍品厅的展柜里,新中国的货币史在光影中铺陈开来。展柜玻璃前,学生们久久驻足,工人们雕刻钢模的身影通过真实的历史物件和旧照片浮现在眼前,令人感慨万分。 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大家深刻理解了“工运呐喊”背后的觉醒历程,对红色工匠精神也有了更深感悟。

这场研学实践,让学生们读懂了 “一枚硬币的前世今生”,更让 “红色工运精神” 从历史课本走进现实生活,化作新时代的青春力量。

下一步,普陀区教育局将继续开展“行走的思政课”,让更多青少年在亲手触摸历史的过程中承使命、守初心,深化校社合作、促进资源共享,深入发展更多学生社会实践品牌。

原标题:《少年“工运行”,共铸时代新人!普陀学子深度探访百年造币厂》

栏目编辑:顾莹颖 文字编辑:赵菊玲

来源:作者:上海普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初中语文老师工作计划 初中语文... 根据语文学科的具体得特点,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为目标,在教学中积极的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高中语文老师工作计划 高中语文... 一、指导思想以高中新课程理念以及学校的发展需求指导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苦...
高三语文老师工作计划 高三语文... 本年度我但任高三语文课.针对高三教学的特点,特拟定本计划。一、学情分析本人所教高三(9)、(10)班...
一年级语文老师工作计划 四年级... 一 、班级概况分析:学生刚入校,对学校的常规不了解。年纪小,自律性差。但都比较懂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
初一语文老师工作计划 璇枃鏁... 这学期我继续担任初一年级1、2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特制订如下计划:一、指导思想在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