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国海洋经济稳中向好
创始人
2025-08-02 04:31:05
0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本报北京8月1日电 记者杨舒、通讯员庄耀希从自然资源部获悉,今年上半年,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态势稳中向好,呈现总量稳步增长、结构持续优化、动能加快转换的良好局面。经初步核算,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5.1万亿元,同比增长5.8%。

  在海洋传统产业方面,上半年,我国船舶企业生产效率不断提升,海船完工量同比增长4.7%,船舶行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数字化检验、喷漆机器人等智能化技术赋能船舶建造,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海洋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我国海洋旅游业实现增加值7718亿元,同比增长8.0%,邮轮旅游热度高涨,全国邮轮港口进出港旅客总数和邮轮艘次分别同比增长40.1%和33.7%。

  海洋新兴产业方面,上半年我国海工装备建造市场三大指标继续位居世界第一,新接订单金额、交付订单金额、手持订单金额分别占国际市场份额的64.6%、43.3%和62.6%。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取得系列突破,15万吨级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2-1”在山东青岛交付运营,自航式水体自然交换型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在广东江门下水,自航封闭式三文鱼养殖工船“苏海1号”交付,自主设计建造的3600吨自航式全回转起重船“电建志高”号投入运营。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企业竞争力也进一步提升,可用于海洋药物研发的“海星大模型”发布。

  在资源保障能力方面,我国“蓝色粮仓”建设成效显著,上半年国内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8%,其中海水养殖产量同比增长5.6%。海洋渔业数智化转型加快推进,大黄鱼“声波无网海洋牧场”应用于温州海域,智能化深远海海参养殖网箱“金仓一号”在烟台出坞,集“产品溯源—检验检测—智慧监管—食安宣教”于一体的现代化水产品安全中心在黄沙水产中心建成。海水资源利用项目建设和核心元件国产化持续推进,蓬莱10万吨/天海水淡化项目竣工投产,我国自主研发的TFN海水淡化膜正式应用于国内首座10万吨级海水淡化厂,进一步保障海水淡化水供给能力。

  此外,深海探测与资源开发技术也实现新进展。仿蝠鲼机器人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南海冷泉区开展协同作业,实现从“硬式机械”向“柔性智能”的转变,拓展了深海装备应用场景;南海“深海一号”大气田二期项目投产,标志着我国最大海上气田建成;水下生产系统装备品牌“擎海Techigh”发布,为打造自主可控的深水油气装备现代产业链奠定坚实基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新或2023(历届)高二理科...  高二理科班主任工作计划(一)  本学期我担任理科高二(11)班班主任,深感自己肩上担子的重大,怎么...
长江财险董事长20岁就参与工作... 运营商财经网 实习生付桢/文7月28日,长江财险发布一则公告,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已核准张龙担任...
楚风吴韵,谁主“苏超”? (来源:无锡日报)“苏超”联赛的战鼓擂动无锡与宿迁的相遇在即吴地的秀美与楚风的豪迈激情在此碰撞这不是...
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户口情况工作总... 力以赴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派出所在短时间内整理和打印了试点区域的分户户籍资料。为便于调查员入户,以取得...
韶关-济州携手开创两地文旅事业... 转自:韶关发布8月1日,韶关-韩国济州文旅交流座谈会在我市召开,互相推介两地文旅资源,推动韶关市与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