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古人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创始人
2025-08-02 04:20:52
0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古人想象的有邮件撤回功能的香炉 图片为赵运涛根据古代文献描述,利用AI绘制

    古人想象的自动杂技表演木人 图片为赵运涛根据古代文献描述,利用AI绘制

    古人想象的“任意门” 图片为赵运涛根据古代文献描述,利用AI绘制

    《中国古代“黑科技”》

    赵运涛 著

    中华书局

  近年来中国科技的迅速发展,体现于在国际上发明专利与发表论文的数量,也体现在对芯片制造等“卡脖子”技术的奋力追赶上。自从李约瑟1954年起陆续出版其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并提出“李约瑟难题”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只是以实用技术为主,缺乏科学论证与抽象化的理论研究的“思维方式差异”,似乎成为长久以来的“定论”。这一理解在无意识中落入了西方话语的陷阱,我们需要对中国古代科技发明有更新的认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赵运涛副教授今年6月出版的著作《中国古代“黑科技”》虽然不是针对这一“难题”而作,但却启发读者进一步思考中国古人的智慧,以及中西方是否有所谓“思维方式差异”的问题。正如作者在“序”中所言:“过去总有人说我们从1到100可以,别人有了创意,我们可以完善得很好,但总是很难做到从0到1。实际不是这样的。通过本书你会发现,我们的文化基因从来就不缺少创意,古人有着各种脑洞大开的想象力。”

  其实,作为书名的黑科技(Black Technology)最初源自日本作家贺东招二的小说《全金属狂潮》,原意指非人类研发、凌驾于人类现有科技之上的知识,或违反自然原理的科学技术,随时间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为超越当前科技水平的创新技术或产品。赵运涛在整理中发现“古代中国在正统教化思想传播的同时,有一股‘暗流’一直在默默延续着我们的另一个传统,那就是对‘想象力’的传播”。由此,他力图展示“我们的文化基因从来就不缺少创意,古人有着各种脑洞大开的想象力”。本书编述的目的是“不仅传播知识,更传播想象力”,证明中国古人超前的“想象力”以及付诸实践的创造力丝毫不差。

  查诸网络,不乏对中国古代“黑科技”的描写,但只描述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少数创造。齐欣所著《中国古代黑科技:古人比你想得更厉害》对这方面作了扩展,而赵运涛的这部著作则更为深入地将古代的一些发明加以分类,体现了他作为古典文献专业学者的深厚积累。在“序”中他直言,古代“经史子集”四大类中,人们更多注重的是“经史”,子部除几部经典之作,大部分为人们所忽视。这是因为它们多属儒者“不语”的“怪力乱神”之作,如《山海经》《神异经》《十洲记》《汉武洞冥记》《拾遗记》《搜神记》等等。本书就从子书当中重新挖掘有价值的内容,同时也杂取了“经”“史”“集”中的内容,以及中国少数民族神话传说和世界范围内的神话传说,涉及先秦到晚清的相关文献。对作者来说,“黑科技”意味着古籍中记载的令人惊叹的“科技发明”,包括那些并非真实存在,但却折射出古人超前思维的技术构想,以及那些今天已经实现或未来可能实现的奇幻想象,书中还收入一些古代文献中的神人、神奇动植物以及神奇法术,意图从“需求”与“愿望”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些文献,从而打通古人的精神与今人的生活世界。

  全书分为六个部分,每部分都收录了十几种古代文献记载的案例。第一部分“古人的仿生智能系统”,走进古人的“机械仿生”世界,探索那些超时代的“机器人”设想与创造:从“周穆王时期”能抛媚眼、翩翩起舞的机关木人,到汉代能够察言观色、秉公断案的木偶法官;从三国马钧打造的自动杂技表演木人,到隋代用于情感陪伴的仿真人偶;从唐代能自动斟酒的迎宾木人,到宋明水上木偶剧的复杂机械装置,再到清代街头行走、演戏的自动木偶,可谓无奇不有。第二部分“古人的影讯技术系统”则记录了古人对信息传播与视觉技术的奇幻想象,诸如具有电脑般性能的“七宝灵檀几”,具有对远程通信邮件撤回、阅后即焚与全息投影等功能,宛如一个预言式构想。第三部分“古人的高能武器系统”描述了古文献记载的类似“精确制导导弹”的远程攻击武器,和类似“预警系统”“无人机”“信号干扰与压制系统”的构想,还有类似“激光”武器和“操控天气”的神秘装置。第四部分“古人的智慧家居系统”中则出现了自动降温凉殿,可调节温度的紫绡帐,会生春风的凤首木,能自行加热的暖玉鞍,带有自动灌溉功能的花瓶,以及带有天气预报功能的插花瓶。第五部分探讨古人日常生活中对“科技”的奇幻想象,其中不少已出现在今天的现实中,比如冷热可调的饮水机、自动净水器、为旅途休眠准备的储能食物,自动补充饮食的智能餐具,还有速成酿酒器、无明火加热的神奇锅具、自动排烟的聚香装置,还有能转账的盘子、可追踪交易的子母钱,以及“能看见身体内部”的古代“CT”、测试心理状态的“窥心镜”“照胆镜”,甚至还有能预警疾病的“风声木”。最后一部分“古人的智慧出行系统”,涉猎古人关于出行方式的技术实践与未来想象,如庞大的房车、稳如高铁的平稳车、自带计程功能的“记里鼓车”、秦始皇时期的“潜艇”、能在水面上行走的靴子、可以飞行的鞋子、地铁般的地下运输系统、会自主行驶和导航的自动化车辆等等,它们共同构成涵盖陆、海、空的古代“智能交通体系”。这些古代文献中出现的“幻想”,在今天大多可以实现或已经实现,不但证明中国人具有“源远流长的想象力基因”,而且也实证了想象力本身并不神秘,它们并非西方文化或西式思维的专属,它们是人类社会需求的产物,也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赵运涛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通俗性解读的代表作《历史的错觉》与《符号里的中国》广受市场欢迎,已成为畅销书。如他自己所言,本书是《符号里的中国》的延续:《符号里的中国》更关注古人对于祥瑞、神圣等精神世界的符号建构,而《中国古代“黑科技”》则深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揭示了古人在“物”和“术”方面的想象与技艺。它通过系统的整理,整合起分散在古籍中古人的各种奇思妙想,形成较为完整而系统的知识体系。作者以现代科技视角进行的解读,则搭建起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适合广大青少年及对古代中国科技文化感兴趣的成年人阅读。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该书旨在培养读者探索未知的热情与敏锐的好奇心,因为探索精神、好奇心与创造力将成为人工智能时代最重要的素养。这种对“创造性与前瞻性的想象力”的吁求,对探索能力及提出新问题能力的关注,使得《中国古代“黑科技”》兼具学术价值与普及意义,在当下中国学界和文化界倡导“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自主学术话语体系”的时代背景下,可谓适逢其时。

(作者:王晓平,系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簋街开展外卖试点,骑手、商家与... 新京报讯(记者耿子叶)8月1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东城区人力社保局联合北新桥街道,召开簋街商圈外卖生...
促开放协作与跨界融合 2025...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环球网资讯)...
又一明星基金经理宣布限购! 刚刚,又有一名明星基金经理旗下基金产品宣布限购。8月2日,永赢基金公告,对旗下权益基金——永赢睿信进...
太阳岛年会:数智赋能“她”力量...   8月2日,2025数智赋能“她”力量论坛在哈尔滨成功举办。作为2025企业家太阳岛年会的平行论坛...
初中化学教师任职教学总结3篇 ... 初中化学教师任职教学总结一:  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要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