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日报)
转自:内蒙古日报
8月1日,赤峰市敖汉旗水利局工作人员在小山灌区管理站对灌溉制度进行了完善并测算水价。小山灌区的节水改造工程,彻底改变了传统高耗水灌溉模式,在节水的同时,真正为老百姓带去了实惠。
“哪片地需要浇、浇多少,系统会自动识别,效率比以前高多了,浇地成本也降低了,每亩收益提升30%以上。”敖汉旗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小山灌区节水改造工程于今年4月份投入试运行。工程改造以“地表水置换地下水”为目标,通过零散分布调蓄水池,截留雨洪资源,结合“蓄、引、提”联用模式,较传统畦田灌溉减少输水损耗12%-15%,亩均节水125立方米,年节水量可达220万立方米,最终形成覆盖1.8万亩耕地的膜下滴灌系统,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灌区“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的粗放模式,进而达到涵养节约地下水的目标。
敖汉旗人均水资源量不足800立方米,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地区。近年来,敖汉旗委、旗政府全面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按照自治区“六个行动”的部署要求,落实《内蒙古自治区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大力推动节水行动。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一直以来,农业用水影响着农民的生产条件、种粮成本与经济效益。近年来,敖汉旗积极建设高标准农田,通过土地平整、梯田改造、节水灌溉等措施,实现高标准农田亩均增产150公斤至200公斤,亩均增收300元以上。截至目前,敖汉旗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达到92.2万亩。
今年,敖汉旗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高效节水改造面积9.31万亩,将管灌改为滴灌,压减水量577万立方米。新增运行使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21.23万亩,推广地表水膜下滴灌技术0.9万亩,新增农业节水能力815万立方米。在全旗范围内科学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规模,大力推广区域化种植和集中连片种植,推广低耗水品种作物种植。退减河道内不合理灌溉面积0.87万亩,压减水量101万立方米,开展敖汉旗长胜镇农业灌溉地下水置换工程项目,利用山湾子水库地表水置换超采区内农业灌溉用地下水,压减农灌地下水量97万立方米。
“下一步,敖汉旗将按照‘节水行动’要求,以农业节水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主要抓手,破解水资源紧缺瓶颈,通过加强农业节水工程建设、重点行业节水技术改造等措施,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增绿。”敖汉旗人民政府副旗长季旭东说。(陈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