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饲料,很多消费者总误以为不健康。其实饲料只是在满足基因改良后动物的营养需求而已。”
“饲料里包含着13种维生素,还有铜铁锰锌硒碘钙镁等微量元素,以及各类氨基酸,和人需要的营养是一样的。”
“好饲料会让动物的肠道更健康,少生病,肉质更好。”
尽管已经在饲料行业工作三十余年,但只要提起这一行,谷实生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梁代华总是要为饲料讲两句“好话”,科普一下如今饲料行业的变化。
梁代华(左二)与工作团队梁代华曾是黑龙江明水县防疫站的一名医师,1994年,为了与爱人团聚,应聘到哈尔滨一家饲料公司做化验员,从此以后和饲料行业结缘。谷实生物集团创业后,她特意攻读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研究生,希望通过系统学习,变“外行”为内行。
“我进入饲料行业的时候,行业管理确实不规范。但我一直认为,动物要和人吃一样的东西,才能获得优质的肉蛋奶。所以我就去购买标准品,对每一个原料进行检测。后来,我们研究的抗生素替代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免疫性能的影响,推动了行业向无抗环保方向发展。”梁代华说,谷实刚创业的时候,她与同事们经常带着产品到猪场里观察猪的采食量、增重及消化情况,从猪粪中了解猪的营养转化与吸收状况。为了获得精准的数据,他们把烘干机带到猪场,烘干后进行研究。最忙时,在猪场一连住了22天,浑身上下都是猪粪味。幸运的是,他们研发的产品获得了成功,成为谷实的拳头产品。
“中国市场内肉蛋奶丰富,要感谢几代畜牧工作者的努力。这些年来,他们在养殖端进行分子育种,选出更健康、更能产崽的种群。我们饲料行业的研发人员其实就是为动物提供符合生理机能的营养餐,满足其生长需要。也就是说,有了基因改良,才有丰富的肉蛋奶,而不是依靠饲料催发。”梁代华向记者科普说,在谷实生物刚成立的时候,她就和同事们潜心调研,掌握了大量基础数据,发现当时饲料营养普遍满足不了动物生长潜力。而吃了配比不够科学的饲料,缺乏营养的动物就会生病。为了更好地满足生长需要,他们制定营养方案,选原料,调配方,定工艺,研制出一款分阶段饲料。甚至还添加了益生菌,在梁代华看来,有70%的免疫器官在肠道。肠道好,不但禽畜更健康,还能获得较高的换肉率。在梁代华刚入行的时候,肉鸡的喂养是2.8斤饲料能长一斤肉。如今1.4斤料就能长一斤肉。
梁代华(左一)指导团队人员,细化实验操作流程“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养殖户就怕牲畜生病。所以含有抗生素的饲料一直受欢迎。但2020年国家在养殖行业出台禁抗令,让坚守健康养殖理念的谷实生物走出了近十年的发展平台期,当年谷实生物的饲料大卖,此后销售一路走高。梁代华表示,用谷实含有益生菌的饲料后,长期不得病,成本降低、效益提高,体验后自然回头客就多了起来。
从创业时,研发团队仅有5个人,到如今,谷实生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已经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拥有57名研发人员。梁代华也带领团队自主研发了猪、禽、反刍三大系列绿色生态饲料营养方案上百个。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中华农业科技二等奖一项。主持研发课题五十余项。
谷实生物饲料饲养的生猪已经在“北北佳”上市,这让梁代华非常开心,一直致力于守护食品安全的她骄傲地对记者说,谷实猪肉质稳定,肥而不腻,瘦而不柴,价格还不贵,希望成为更多百姓餐桌的选择。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桑蕾;视频:桑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