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郑小梅 通讯员 金 燕
本报讯 农历六月,“包邮区”人们惦记的时令湖鲜“六月黄”来了。
“六月黄”是第三次蜕壳后进入快速生长阶段的大闸蟹,也叫“童子蟹”。虽然小小一只,只有二三两重,但因其流质蟹黄和鲜嫩肉质,备受吃货们的喜爱。常见的吃法有面拖蟹,将“六月黄”对半切开,滚上面粉炸至金黄,再加入毛豆或年糕翻炒,即成一道时令美味。
金蟹源家庭农场位于秀洲区油车港镇,有500多亩蟹塘。农场负责人金长福养了29年大闸蟹,对大闸蟹的生长周期和习性熟稔于心。他说,“六月黄”在8月中下旬再完成一到两次蜕壳才算成熟,等到9月中下旬上市就是成年的大闸蟹。
既然“六月黄”是尚未长大的大闸蟹,养殖户为什么会提前把它卖掉?原来,养殖户在春季投放蟹苗的时候,一般会适当加密投放,一方面是为了“兜底”养殖过程中的伤亡率,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水域空间。等到农历六月,大闸蟹进入快速长身体的“青春期”,这样的过密养殖就不太适宜,此时“六月黄”就可以上市了,养殖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回笼部分资金。
但每年出售多少“六月黄”,养殖户还要根据具体情况来作判断。“要看塘里螃蟹的情况,才能决定‘六月黄’能卖多少量。”金长福说,今年入夏以后没有出现持续高温,很适合螃蟹生长,所以蟹塘里的螃蟹长得很快,需要卖掉一部分,“但也要看行情,今年‘六月黄’的价格稍微下来了一点点,所以不着急卖。”
那么,今年“六月黄”价格到底怎样?据了解,去年,“六月黄”批发价在110元到120元一公斤,今年是100元一公斤。如果是体重二两半以上的“六月黄”,批发价就在12.5元到15元一只。
在“大润发”生鲜线上平台上,体重在70至80克的“六月黄”单只售价12.9元;同一类目下,6只一组售价69.9元。体重60至70克的“六月黄”单只起步价为9.9元。
“今年‘六月黄’价格下来了一点,主要还是因为春天的蟹苗价格便宜。”金长福说,“现在养殖‘六月黄’的人越来越多,行情也受到点影响。”
金长福今年刚刚来到油车港养殖大闸蟹。“这边有500多亩湖荡,面积大小合适;水也是从太浦河过来的,跟太湖水是一样的;这里水泥路也是修好的,不用我自己多投资。”金长福说,他在苏州还承包了一块200多亩的湖荡养殖大闸蟹,“来到这里投资养蟹还考虑到距离近,方便照顾家人。孩子大了,老人年纪也大了,从这里开车回苏州就个把小时。”
来到油车港后,金长福根据养蟹需求改造田埂,又请来挖机花了三四个月时间对芦苇荡进行清理整治,前后投入数百万元。除了前期投入,后期管理也很关键。金长福按照每30亩蟹塘一个人的标准,雇了十多位蟹塘管理员。
“我在这里养的大闸蟹吃的主要是鲜活鱼、发酵玉米和水草,不投喂颗粒饲料;用微生物菌种来防控疫病,所以能出口到香港,卖上好价钱。”金长福对自家大闸蟹的品质颇为自信。
据区农水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秀洲全区河蟹养殖面积有600多亩。今年是秀洲区创建省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试点培育区的关键之年。围绕创建要求,秀洲区大力发展水产绿色生态模式,调整水产品种养结构,加大池塘生态混轮养、跑道养鱼、鲈鳜鱼饲料替代、外荡大水面养殖等节能减排、节地节水的环境友好型养殖模式的研究试验和示范推广力度,合理安排放养密度,规范投入品使用,力争按期完成创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