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送清凉”成为持续的民生温度
创始人
2025-08-01 08:04:00
0

  入伏以来,高温炙烤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送清凉”的活动也随之多了起来。从工地现场的冰镇西瓜,到街头岗亭的防暑药品,一份份关怀让劳动者感受到了夏日里的暖意。夏日高温里,“送清凉”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对劳动者最直接的关怀。当我们谈论这份清凉时,更该思考:如何让短暂的馈赠,变成长久的守护?

  真正的“清凉”,该送到汗水浸透的岗位上,藏在制度的细节里。建筑工人在脚手架上炙烤,环卫工人在烈日下清扫,外卖骑手顶着热浪穿梭——这些直面高温的群体,最需要实实在在的关怀。几瓶水、一顶遮阳帽或许简单,能解燃眉之急。为户外工作者设置遮阳驿站、调整高温时段作业时间、落实防暑降温补贴……这些政策层面的保障,比一时的物资赠送更有力量。就像给高温下的坚守者撑一把“制度伞”,既能挡住烈日,也能稳住人心。

  “送清凉”更该带着一份平视的尊重。“送清凉”的意义,不止于物质馈赠,更在于传递一份尊重与理解。当我们坐在空调房里时,别忘了那些为城市正常运转默默坚守在高温下的人们。一句问候、一个微笑,或是在日常生活中多一份体谅,都是“清凉”的延伸。不必用“慰问”的姿态居高临下,不妨多听听劳动者的真实需求:或许环卫工需要的不是一箱矿泉水,而是就近能随时取用的饮水点;或许建筑工人期待的不是一束鲜花,而是休息室里能正常运转的空调。

  高温会降下去,但对劳动者的关怀不该降温。让“送清凉”从季节性活动,变成融入日常的民生自觉,才能让每一份高温下的坚守,都被温柔以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猎头行业迎来4.0时代 本版文章由中经记者屈丽丽采访、刘青青撰写中国的猎头行业走过30多年,历经多个发展阶段,到如今正经历深...
“入奥”更让中国板球拒当鱼腩部... (来源:上观新闻)8月1日,2025年全国板球锦标赛男子组赛事收官,上海板球协会队、中国香港队、山东...
布局未来三年数字经济 山东出台...   记者 范佳 实习生 宋佳音济南报道  8月1日,山东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举行,解读《关于加快释放...
美股收跌纳指跌2.24% 科技...   中新经纬8月2日电 北京时间2日凌晨,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道琼斯工业指数跌1.23%,报435...
公安部曝光三起虚假“警情通报”...   本报讯(记者 林靖)“警情通报”是公安机关权威信息发布的重要载体,近日,网上接连出现3起发布虚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