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剑·玫瑰》开播收视登顶 打拐故事呼唤“天下无拐”
创始人
2025-08-01 07:31:59
0

(来源:千龙网)

打拐涉案剧《利剑·玫瑰》近日在央视八套黄金档首播,作为涉案剧中较为少见的打拐题材类型,《利剑·玫瑰》在表现手法上进行大胆突破,单元式案情推进与主线叙事交叉出现,叙事视角兼顾警方侦破与警民联动,一开播就登上同时段电视剧收视排行首位。

叙事不落窠臼

打拐题材影视剧作品较为少见,此前《亲爱的》《失孤》等作品在上映时都曾收获广泛的社会影响。《利剑·玫瑰》将故事背景放置于2009年,当时打拐寻人网络尚未具备大数据,没有高清摄像头、路网布控等技术的加持,寻人数据库也均未完善,因此打拐工作困难重重。

剧中,曾在省厅任职的女警邓妍(迪丽热巴饰)被委派至林山市公安局打拐办,她与打拐办副主任尹建生(尤勇智饰)、警员常锐(金世佳饰)组成“打拐铁三角”,剧集讲述他们在侦破多起触目惊心的拐卖大案过程中,直面人性深渊并最终摧毁人口拐卖网络的故事。

过去打拐寻人题材往往聚焦于寻亲的受害者家属,以家属视角为主线,鲜少反映警方在打拐工作上的具体表现。《利剑·玫瑰》以邓妍为主视角,讲述一个新人在打拐办的工作日常。她第一次接触打拐工作就不小心被人口拐卖组织胁迫,险些成为受害者。

《利剑·玫瑰》从抓获拐卖组织起头,穿插着拐卖组织牵涉的多起案情,以女大学生失踪案、街口公园幼童丢失案等为线索,透过每起案件的查案过程,表现人口拐卖组织的无所不用其极,招工诈骗案、寻亲骗局等以真实案例为基础的拐卖方式在剧中一一展现,极具警示价值。故事同时为邓妍赋予了一个特别的身世背景,她之所以执着于打拐工作,与其幼年时的发小然然被拐卖有关。邓妍的人设赋予该剧独有的女性视角,她作为女性对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有着天然的关切,在被拐案中更易察觉受害者的情绪波动,都让该剧充满人文关怀。

聚焦“伤口愈合”

虽是涉案剧,但打拐题材本身牵涉一个个被拐家庭,《利剑·玫瑰》并不只是单纯地聚焦破案,而是更多地反映全社会打拐理念的变迁,还将视线推至受害者家庭。

据该剧制片方主创介绍,“我们不仅希望展现警方雷霆打击的震撼场面,更将深度聚焦被拐家庭的‘伤口愈合’。”剧中,然然母亲多年寻亲未果,在当地开了一家名为团圆小店的快餐店,成为当地民间打拐志愿者的聚集地。

故事真切地展现被拐家庭的崩溃与绝望,在街口公园幼童丢失案中,被拐儿童小洋芋的母亲从一开始的惊慌崩溃,到被恶意诈骗后险些精神失常,为找回小洋芋不惜辞职,全家时常陷入争吵,甚至被骗二十万元卖掉家中房产。人口拐卖不仅是一个个案例中的数字,每一个被拐儿童背后都是一个乃至多个家庭的支离破碎。而打拐警察除了要处理案件,还要时刻接受受害者家属的问询甚至不解,这就是打拐工作的现实境况。

剧集还客观记录打拐工作的时代变迁,从“天眼”系统和被拐人员数据库的建立,到指挥中心实时地图协同围堵等高科技手段在现代警务协作中的使用,以及剧中进行的司法普及,黄金救援三小时法则、记住嫌疑人特征与路线等知识的公众传播,共同构成打拐工作时代变迁的注脚,警民合作的成功案例也时常展现。剧集所表达的“天下无拐”美好愿景,不仅是剧中的口号,更是透过剧情向公众传达的正面价值。《利剑·玫瑰》透过生动而具体的案例,让全民反拐的理念深入人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追寻古人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评...   作者:王晓平(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近年来中国科技的迅速发展,体现于在国际上发明专利...
安徽合肥为适龄女生免费接种HP... (来源:中国妇女报)转自:中国妇女报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蓓  日前,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宝盈基金杨思亮离任,葛曦、吕功... 2025年8月2日,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宝盈增强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变更公告。此次变更...
“A+H”频出 今年已有68... 中经记者 顾梦轩 李正豪 广州 北京报道2025年年初以来,科技创新热潮推动港股领涨全球,内地科技企...
南宋灭亡到底是什么样的 这件事... 还不知道:南宋灭亡到底怪谁呢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历史的长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