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西宁讯 (记者 李延平) 进入主汛期以来,为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正常运行,西宁市通过健全应急指挥体系、优化预警监测,响应联防联控措施穿透式落实到基层末端,全力筑牢防灾减灾避险安全屏障。
西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汛救灾工作,“市级统筹、区县主责、基层落实”三级联动格局运转有效。西宁市应急管理局组建12个工作专班时刻在岗值班,吸纳气象、水利等领域专家建立“防汛减灾专家智库”。暴雨预警阶段,指挥部迅速激活防汛抗洪专班运转机制,按照暴雨预警阶段应急指挥具体措施和“红、橙、黄、蓝”四色暴雨应对措施流程图,做好指挥协调等服务。统筹构建“监测预警—智能分析—协同指挥—应急响应”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全国最大风廓线雷达在西宁小有山投用,全市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智慧化大数据可视化指挥系统进入测试阶段,联动气象、水务等监测预警部门持续完善监测预警网络。
先后构建“县包乡、乡包村、村包户”包保责任体系,公布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及重点水利工程责任人名单,制定23条责任措施。编制完善21座中小型水库超标洪水防御预案,修订110座中型以上淤地坝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前后共开展各类防汛应急演练910次。储备各类防汛物资和机械设备67.1万件套,全部完成物资装备检修维护。对200余名基层防汛装备管理和使用人员开展技能集中培训11场次。与22家救灾物资保障单位签订《应急物资保障力量战略合作协议书》,与11家救灾物资常备企业建立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