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发布研报称,某些医疗健康服务和治疗项目(如高端dental种植体、白内障手术、特定疫苗),由于不在国家医保范围内或目前不受药品集中采购影响,能够很好地持续吸纳“银发群体”(50岁及以上)不断增长的自付医疗支出。高盛重点列出了覆盖范围内最有望从高端自付治疗项目增长中受益的主要股票——上调爱尔眼科(300015.SZ)、智飞生物(300122.SZ)至“买入”评级、予普瑞眼科(301239.SZ)、Straumann(SAUHY.US)“买入”评级、升通策医疗(600763.SH)评级至“中性”。
高盛重点关注“银发群体”,其拥有强劲的“人民币”消费能力(净资产超过300万元人民币),并给出了独立的总体可寻址市场(TAM)预估,该市场在2024-2035年期间将从2210亿元人民币(310亿美元)增长至9630亿元人民币(135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4.3%,而更广泛的50岁以上人群/整体人群的医疗健康支出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4.7%/5.3%。2024 年,该群体虽仅占50岁以上总人口的3%,却贡献了该群体医疗健康支出的5%,高盛预计到2035年,这一比例将增长至13%(占50岁以上人口的 5%)。高盛假设在2024-2035年期间,50岁以上、净资产超过300万元人民币的群体的医疗健康支出在基准/乐观/悲观情景下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 14%/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