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证券报
区域性股权市场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塔基”,是重要的地方金融基础设施。
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总裁史路晟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海峡股交高质量建设“专精特新”专板,汇聚科技型企业进行集中培育;同时,作为全国最早获得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牌照的区域性股权市场之一,海峡股交通过旗下海岚基金帮助企业规范财务、推动上市培育,最终使符合条件的企业能够进入更高层次资本市场。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末,海峡股交服务企业转板新三板挂牌29家,转板沪深北三大交易所上市9家,2022年至2024年三年累计培育福建省上市后备企业182家。
下沉服务筛选优质企业
史路晟介绍,海峡股交的工作重点之一是筛选和培育:筛选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企业,为它们提供资本市场培育服务,帮助这些企业在公司治理、财务规划等方面规范发展。
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海峡股交累计走访企业1002家次,收集企业服务需求686家次,落地服务527家次。其中,政策咨询94家次、产业资源对接87家次、融资对接85家次、上市培育73家次、财务咨询61家次。
“我们不断将服务下沉,深入县域、乡镇,以金融服务筛选优质潜力企业。”史路晟说,一方面是深入一线,海峡股交的服务已覆盖福建省83个县域,并深入乡镇开展专业培训;另一方面,搭建“融资+融智”综合服务体系,依托资本市场专业能力,整合优质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各类资源,为县域重点产业链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形成了古田县农副产品产业链、邵武市新材料产业链等服务样板。
扶上马,再送一程。培育中小微企业规范发展后,海峡股交还致力于将其引入更高层次资本市场,进一步拓展企业发展空间。
2024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福建省铁拓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约两年后,成功实现北交所上市。从2021年起,海峡股交便为铁拓机械提供经营咨询及资本市场咨询服务,并为企业提供排污权交易服务、解决环保问题等,在公司登陆新三板、北交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史路晟介绍,海峡股交按北交所上市财务指标的50%,从库内筛选了119家企业,进行重点走访及培育,引导企业对接全国资本市场。
高质量建设“专精特新”专板
区域性股权市场不仅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塔基”,也是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支持区域性股权市场实施科技型企业“强基计划”,高质量建设“专精特新”专板。引导科技型企业通过三四板对接“绿色通道”快速申报新三板挂牌。
着眼于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海峡股交通过设立“海峡科技创新专板”“专精特新”专板等多个特色板块汇聚科技型企业进行集中培育。史路晟举例说,海峡股交“专精特新”专板建设方案于2023年12月通过证监会备案。截至2025年5月末,“专精特新”专板累计入板企业412家,其中培育层17家、规范层287家、孵化层108家,帮助企业实现融资金额24.05亿元,培育孵化层中107家企业升级成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转化率近50%。
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需凝聚合力,构建良好新生态。实践中,海峡股交注重与政府部门的协同。如,2024年3月,福建省工信厅印发《福建省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明确进入海峡股交“专精特新”专板的企业申报评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时可加3分。
“这项政策为全国首创,有效地将专板建设纳入到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当中,让我们能更好地汇集企业来接受资本市场相关服务和培训。”史路晟说。
此外,海峡股交积极探索支持校企联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式,打造集发布、撮合、交易于一体的知识产权线上交易平台,已建成包含创新企业、服务机构、专家库及专利技术成果的四大基础数据库,并对接福建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成功开展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及知识产权交易服务。截至2025年5月末,主动推送并服务促成交易271项,成交金额2.9亿元。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长期以来,融资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在培育中小企业规范发展的同时,海峡股交也注重通过股权融资、信贷撮合等方式帮助企业应对融资难题。
在此过程中,点对点服务不仅是海峡股交的工作方式,也是其能力和优势的体现。“很多生产型企业远离市中心,我们的员工常常在村镇之间出差走访,点对点了解企业需求,再针对性地匹配合适的金融产品。”史路晟举例说,截至2025年5月末,海峡股交累计挂牌企业592家,展示企业9989家,“专精特新”专板入板企业412家,帮助企业实现融资290.54亿元。
股权融资是海峡股交的优势所在。史路晟介绍,作为全国最早获得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牌照的区域性股权市场之一,海峡股交于2015年成立了福建海岚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主动管理基金规模为6亿元。
海岚基金规模虽然不大,但是更注重服务,在规范、培育企业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史路晟表示:“在与大量企业对接的过程中,我们运用自身的专业能力来帮助它们规范财务、做融资规划、推动上市培育。截至2025年5月末,海岚基金累计对接项目327个,为其中56家企业进行深度的早期规范培育,从中孵化了14个投资项目,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在投资之后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有1家企业实现上市。”
此外,为提升科技型企业的股权融资对接效率,海峡股交于2019年建设海峡基金业综合服务平台——海峡基金港,通过基金资源汇聚、企业需求汇聚、产业融资信息汇聚,促进基金与科技型企业线上线下的交流对接。2021年,以海峡基金港为基础建设的福建基金云平台,通过线上化导入基金管理机构49家,基金产品60家,吸引入驻企业2954家,发布对接项目484个,累计融资25.42亿元。
往后看,史路晟表示,海峡股交将继续以企业综合服务为核心,为中小微企业“把脉问诊”,通过管理咨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以产业对接做大企业规模、以资本市场培育促进企业规范运营,全方位提升企业自身素质,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