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工网)
赵春青/图 乐群/文“先要求证明‘奶奶是爸爸的妈妈’,后又要求证明‘爸爸是我的爸爸’,最后以‘派出所公章不清晰’为由拒绝办理……”据《华商报》报道,陕西宝鸡姑娘小王想把奶奶的手机号过户给自己,却被运营商告知该号为“吉祥号”,要想过户,一是预存话费,承诺每月最低消费并绑定相应年限,二是让奶奶先过户给小王父亲,父亲再过户给小王。小王在两个月奔波后依旧未能如愿。
运营商提高“靓号”过户门槛的事儿,此前已曝出过不少,用户要么被复杂的手续搞得精疲力竭,要么得按要求预缴大量话费,体验实在不佳。近年来,各家运营商在透明消费、套餐精简等方面做出了不少改进,但手机号过户的不愉快经历无疑削减了服务成色。需要明确的是,用户手机号的使用和控制权不能轻易被剥夺和操纵。增强服务意识、提升用户体验需要事无巨细、久久为功,“槽点”此起彼伏,到头来难免失了格局、坏了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