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最后一公里”变“最暖一公里”
创始人
2025-07-31 07:07:01
0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子晴  “谢谢你们帮助我解决就业。”不久前,在巴中市通江县残联的帮助下,刚走出校门的高校康复治疗专业的残疾毕业生李粒通和当地一家医院初步达成就业意向,并将择期签订劳动合同。对于李粒通来说,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希望,一个让他能够自食其力、融入社会的机会。  这是巴中市开展“巴山红·残心暖”工作的缩影。近年来,巴中市残联以党建引领残建,依托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通过机制创新、共管共育、共建共治,不断把残联工作向下推进、向每个个体延伸,探索出一条大巴山红色助残扶残之路,让助残扶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变成“最暖一公里”。建机制打造一张助残扶残“协作网”  7月28日刚到办公室,巴中市残联教育就业科的一位工作人员就打开电脑梳理残疾人大学新生和残疾人在读大学生情况,“要尽早落实对残疾学生和残疾家庭学生的帮扶工作,让他们能放心上大学。”  巴中市共有10.77万名持证残疾人,整体呈现农村残疾人比例高、重度残疾人占比高等特征。当地结合实际,从基层组织建设、涉残工作落地、工作评估反馈、残联干部队伍优化等4方面细化工作举措,充分发挥基层残联组织作用,推动各项涉残工作落地见效。巴中市残联还联合本地40多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爱心组织成立巴中市志愿助残公益联盟,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和爱心人士发起公益助残扶残项目。2025年以来,全市共开展就业指导、心理疏导、暖心陪伴、走访慰问、法律援助、帮办代办等志愿助残扶残活动3800余次,送达慰问金和慰问物资价值215万余元。  “擦亮‘巴山红·残心暖’这一助残品牌,需要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残联组织用心用情用力把残疾人的事情办好办实。”巴中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例如,通过边调研、边探讨、边指导的方式,巴州区化成镇陈家嘴村以机制创新激活村残协服务功能,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该村残协通过为助残扶残志愿者颁发聘书,激发志愿助残服务动力,目前村里共开展心理辅导、代帮代办、助残增收等小而美、小而精的助残志愿服务32次。  不仅仅是陈家嘴村,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巴中市全方位发力助残扶残事业。恩阳区双胜镇建立3个村级助残示范站点,组建13支助残志愿服务队,2025年以来开展“红色代办”服务34次;开发4个“红色基地”就业帮扶点,全镇残疾人就业率达75.3%,较上年提升5个百分点,有效助残增收。南江县公山镇甘溪村与8家商会达成困难残疾人帮扶意向,吸纳37名爱心人士助残扶残,累计捐赠物资50余万元,为12名困难残疾学生提供学费资助,为16名残疾儿童免费提供心理辅导。提服务分级分类展开一体化链式服务  “你好,我父亲的残疾证快过期了,但他年龄较大且行动不便,能帮忙上门办理吗?”近日,恩阳区残联政务服务窗口工作人员接到群众姚先生的办证诉求后,迅速联系姚先生父亲居住地关公镇残联专干,梳理形成群众上门办证诉求名单,并对接区人民医院协调评残医师下乡办证时间。  3个工作日后,恩阳区“助残爱跑团”志愿服务队前往关公镇,为姚大爷等5名群众提供上门办证服务。在办证过程中,区残联工作人员细心向残疾群众和家属宣传惠残政策,并听取诉求、收集意见。“证件办好后会直接邮寄到镇残联,由镇残联或村残协送证上门,不用单独跑腿,服务太贴心了!”姚先生说。  为了让残疾群众感受到“被尊重、被聆听、被爱护”,恩阳区残联依托“张海工作室”建起一支“助残爱跑团”,并同步建立“1+1+N”运行机制,即“一张清单”明确事项、“一支队伍”为爱奔跑、“N个村级残协窗口”帮办代办,制定主动对接、提前告知、登门办理服务流程,梳理残疾人证办理、辅具申领、康复救助等10项高频服务事项,及时向社会公开。  据介绍,恩阳区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张海于2023年成立了“张海工作室”。如今,工作室采取“专职+兼职”方式组建跑手团队,形成“工作室+专职跑手+兼职跑手”的助残模式,为残疾人提供民生、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帮办代办,已累计解决残疾人各类诉求500余件。“专职跑手”主要由区残联、镇(街道)残联、村(社区)残协专委组成,“兼职跑手”主要面向恩阳区人民医院、区特教学校等单位和中国狮子联会四川代表处等公益组织招募。  近年来,巴中市依托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诉求大起底”“社情民意联系日”等活动,通过党员干部走访、调研、征集、梳理,紧盯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以“政府兜底+结对帮扶+志愿服务+慈善帮助”一体化的链式服务,分级分类为残疾人解决各项诉求,反馈办理情况,收集办理评价,全面提升残疾人民生保障和关爱服务水平,增强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强引领结对帮扶激发基层治理高效能  “政策越来越好了,我们不仅能享受低保、残疾人补贴,还有人管、有人帮,有什么问题我的结对人员很快就来了。”讲起这几年生活的变化,巴中市南江县下两镇新桥村的石天胜(化名)几次竖起大拇指。  “面对基层治理的复杂形势和残疾人的多元化、个性化诉求,我们串起了基层治理‘千条线’。”南江县残联理事长唐德勇介绍,在南江县下两镇试点将农村党员“驾考制”和残疾人关爱工作相结合,373名党员结对帮扶731名持证残疾人,通过双向选择结对、就近结对、小组指派结对,将结对党员优势与残疾人需求精准匹配,做到每位残疾人员至少有1名结对党员,结对党员每月至少走访2次联系户,动态掌握残疾人员生产生活状况和政策落实情况,从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衣食住行学康养”入手,厘清每户突出问题、制定精准服务,以“帮、包、带、扶”等方式及时解决残疾人员生活中最为迫切的问题。  自结对帮扶工作开展以来,该镇累计为残疾人协调就业帮扶138人,申请残疾人护理补贴359人、生活补贴344人、各类辅助器具394件,帮助724名残疾人办理评估办证业务,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暖心志愿服务370余次。结对党员们通过联系交流、走访探视、落实政策等方式履行帮扶职能,让帮扶帮到点上、结对结到实处。  此外,当地通过结对党员收集+村(居)委审核报送+业务办公室联动方式,由镇便民服务大厅工作人员开展上门办理、预约办理、专人代办等定制服务,实现惠残政策服务“零缺位”。同时,对符合条件、残疾程度发生变化的残疾人进行及时提醒,持续关注其基本生活保障,维护其合法权益。  “充分挖掘基层力量,做实扶残助残工作,不仅让残疾人感受到了温暖和关怀,也激发了基层治理的‘高效能’,让服务‘最后一公里’变‘最暖一公里’。”巴中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新或2023(历届)法学专业... 这是我迈入大学校园的第一个暑假,一年的法律专业的学习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向法律殿堂之门,但法院对我们这些...
教师教育工作实习心得体会 教师...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愉快而又艰辛的实习工作快要结束了,在这一个两个月里,我们经历了从学生到教...
就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国家网信办就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约谈英伟达公司 近日,英伟达算力芯...
如何把暑假的快乐装进作文里?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如何把暑假的快乐装进作文里? 当看到《我的暑假生活》这样的作文题目时,你是不...
大学毕业班学生实习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在海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实习马上要接近尾声了。在这半年多的时间,我学到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