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站在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制高点天酿景区远眺,“中国第一酒镇”尽收眼底,赤水河右岸数百家酒企厂房依山傍水、鳞次栉比。
近20年来,伴随酱酒产业风起云涌,这座黔北小镇吸引全国各路资本前来一展身手,催生了“每平方公里创造GDP超百亿元”的产业密度,成为中西部地区首个“千亿镇”。茅台镇的崛起,是贵州白酒产业奋起直追的生动案例,目前贵州白酒利润占全国的40%左右、出口额占全国的60%以上。
中国白酒行业正面临新一轮深度调整期,在四川省酒业研究和发展中心支持下,四川日报全媒体“寻酒论道·川酒谋新——全国白酒主产区调研行”首站来到贵州。7月14日,调研组一行从茅台镇出发,顶着近40摄氏度高温,探寻贵州53度酱酒的发展之道。
赤水河两岸
酱酒产业政策为何不一样
赤水河两岸,酱酒产业发展政策迥异。右岸的贵州仁怀,近3年来大力推进“三个一批”治理工程,即清理整治退出一批、就地改造提升一批、兼并重组做大一批,旨在淘汰落后产能;左岸的四川古蔺,去年底出台政策鼓励扩大酱酒产能,对新建大曲酱香型窖池每口最高补贴4000元。
看似矛盾的背后,是两地酱酒产业发展所处不同阶段的抉择。“贵州省持续推动白酒产业转型升级,深化‘三个一批’治理工程,仅去年全省便清理退出白酒企业632家、提升改造995家。”仁怀市酒业协会副秘书长杨必刚介绍。
“作为贵州省首位产业、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白酒产业发展一直备受重视,当下更加注重提升酒品质、打造酒品牌、呵护酒生态。”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贵州计划到2027年,形成酱香白酒等3个3000亿元级产业集群。
聚焦这一发展目标,贵州白酒产业亮出“四则运算法”组合拳——产能做减法、营收做加法、业态做乘法、隐患做除法。2024年,在推进“三个一批”治理工程的同时,加快推进茅台、习酒技改等重点项目,发展壮大优强白酒企业舰队。
调研组了解到,今年以来,贵州“白酒+”业态开始显现乘数效应。2025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更大力度推进“四个一批”,打造10家优质酱酒体验店,提升21个酒旅融合景区运营水平,建设5条美酒美食街区。
针对贵州白酒产业存在的个别乱象,7月18日,贵州11个省直部门联合开展白酒行业集中整治,严厉打击使用食用酒精、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串酒”冒充酱香型白酒的违法行为。
中山大学研究员乔杨认为,贵州白酒亮出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法”组合拳,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将让贵州白酒在新一轮行业调整期中抢占先机,对于全国白酒产业调整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两个城市GDP曾旗鼓相当
为何如今有千亿级差距
汽车从茅台镇迎宾路出发,经过一段颠簸路后,一座建在大山深处的五星级酒店——集酿造、封藏与文化体验于一体的茅台镇衡昌洲际酒店映入记者眼帘。
7月14日下午,环球佳酿衡昌烧坊创始人邓鸿告诉记者,该公司投资的衡昌洲际酒店自6月底开业以来,已接待1000多位企业家,直接带动签单近1亿元。
在遵义产区,类似衡昌烧坊这样独具特色的白酒企业不在少数。“我们正聚焦打造世界酱香型白酒产业核心区,以更大力度服务保障茅台在千亿级基础上继续做大做强,支持培育壮大习酒、国台等骨干企业。”遵义市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遵义产区已逐渐形成“龙头引领、梯队分明、特色互补”的产业格局。
在向“大”集中、向“小”分化的同时,遵义围绕“创新强链、配套补链、优化固链”向“外”延展。遵义市工业和科学技术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仅今年春糖期间举行的首场活动,签约合作项目就达265个,签约金额1.2亿元。
贵州遵义与四川宜宾、泸州以及江苏宿迁、山西吕梁、安徽亳州,并称中国白酒六大核心产区。2024年,贵州遵义和四川宜宾两地GDP分别历史性突破5000亿元、4000亿元。但在2012年上一轮白酒行业深度调整期,宜宾和遵义GDP差距仅102亿元。
从GDP旗鼓相当到千亿级差距,关键变量就是白酒产业。2023年底,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意见》提出,到2027年,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全球影响力更加凸显。2024年7月,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遵义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世界酱香型白酒产业核心区。
“企业强,则产业强;产业强,则产区强,遵义产区能独占鳌头,贵州茅台的引领作用厥功至伟。”贵州白酒商会副会长、贵州夜郎古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余方强坦言。
下一个增长极在国际市场
川黔名酒如何共同推动破圈出海
中国白酒的下一个增长极在哪里?面对国内市场存量竞争格局,推行国际化是扩大白酒总需求、挖掘新增量的关键。2024年,中国白酒出口额仅占白酒销售总收入的0.9%。但多家市场调研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蒸馏酒市场规模超3万亿元,这意味着中国白酒企业大有可为。
拓展0.9%以外的万亿级增量空间,茅台已取得初步成效。2024年,茅台将国际化作为顶层战略设计,并在企业文化手册《茅台玖章》中明确,“让世界爱上茅台,让茅台香飘世界”的国际化愿景。同年,茅台海外营收首次突破50亿元,占到中国白酒出口额的六成多。今年一季度,茅台在海外市场实现营收11.19亿元,同比增长37.53%,增幅与增速均创新高。
“国际市场是茅台的战略主攻方向之一。”茅台集团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茅台国际化战略总体考虑是‘三步走’,从拓展市场让产品走出去的‘出口’,到输出品牌、文化让企业走出去的‘出海’,再到具备国际化的价值创造能力,视野格局、发展理念、标准规则与国际接轨、联通。”
“近年来,四川、贵州两省白酒产业都绘就了‘世界级’发展蓝图,宜宾、泸州、遵义等白酒核心产区均制定了‘世界级’产区发展目标,五粮液、茅台等龙头企业已锚定‘世界级’企业和品牌。在实现‘世界级’目标的征途上,我们需要携起手来,共同助力中国白酒核心竞争力提升。”四川省酒业研究和发展中心主任熊兵表示,推动白酒国际化,不仅是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更是提升文化软实力、服务国家战略的关键举措。作为中国白酒核心产区龙头企业,两省名酒企业有责任共同推动中国白酒破圈出海、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