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可心
7月26日深夜,怀柔区琉璃庙镇偏道子村的雨,下得像要把天地缝合。这座背靠青山、前临大河的自然村,此刻成了风雨裹挟的孤岛——前方浊浪拍岸,后方山泥欲坠,墨色的雨幕里,每一秒都藏着未知的凶险。
村民袁振华揣着心事往村口走。车里有2万元现金,是给老父亲看病的钱,还有一沓重要证件。可没走多远,一束在雨里打晃的车灯吸引了他的目光:一辆白色轿车歪在路边,半个车身已泡在水里,车里隐约有呼救的身影。
此时洪水已漫过小腿,每走一步都像被无形的手拖拽。袁振华没多想,蹚着水就摸黑冲过去,手指抠住变形的车门框,咬紧牙关往外拽出一个人。就在两人踉跄着挪到高处的瞬间,身后“轰隆”一声闷响,山上奔涌而下的洪流如脱缰野马,将那辆轿车瞬间吞没。回头时,他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车也被浊流卷着,打着旋儿冲向河道深处。
“车和钱没了,人救下来了,值!”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把获救者带回自家院,生起一堆火让对方烤衣服,自己却抓起头灯冲进雨里。“我是村里的壮年,这时候躲不得。”雨夜里,他挨家挨户敲门,扯着嗓子喊“往高处走”,浑浊的水灌进雨靴,每一步都沉重如铅。头灯掉进水里灭了,他摸黑跑回家换了新的,揣着怦怦直跳的心继续往前——“怕啊,可听着这哗哗的雨声,脚就停不下来。”
这一夜,偏道子村的年轻人都动了起来。袁振华跟着大伙儿,把村民一个个护送到村西的高地,直到东方泛起鱼肚白,雨势渐歇,他才发现自己的衣服早已湿透又焐干,反复好几回。
27日天刚亮,袁振华顾不上眯一会儿,又蹚着水在村里巡查。“谁能来帮帮忙啊!”一阵求助声刺破晨雾。他循声跑到一户人家,大门被椅子卡死,门缝里能看见有人仰躺在客厅,积水已快漫过胸口。是一位80多岁的失明老人!
他大喝一声,抬脚猛踹门板,先撑出条缝让老人的女儿进去扶人,自己铆足力气把门卸开,跳进屋里合力将老人抬到安全处。
白天河道水位渐退,袁振华心里惦记着那辆车——钱没了,证件总得找回来。可他沿着下游找了几里地,除了冲垮的玉米地,啥也没见着。
28日下午,通往偏道子村的道路抢通了,村民们被立即转移到集中安置点。“车没了,钱没了,可村里老少爷们儿都安全,这比啥都金贵。”袁振华说。
上一篇:琉璃庙开始清淤
下一篇:抗日英烈晋耀臣珍贵文件入藏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