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国静)今年以来,城西区坚决扛牢招商引资政治责任,围绕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产业“四地”建设,着力培育体现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六个勇争先”为目标,进一步健全完善招商制度机制,提升产业承接质效,全力以赴推进招商引资扩量提质增效。截至目前,该区共签订数字经济、文旅产业、现代商贸等项目11个,签约金额31.75亿元。
城西区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和“硬支撑”,先后制定了《招商引资攻坚行动工作方案》《县级领导包保招商引资签约项目责任制》等,全面梳理招商引资政策汇编,动态化调整招商项目清单,绘制“招商引资工作流程图”,从研判项目、签约落地、谋划储备等方面推动项目全周期闭环管理。建立“日跟进、周调度、月通报”制度,定期召开全区招商引资工作专题会议,确保招商工作不断档、责任不落空、任务不脱节。
为实现精准招商,区委、区政府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带队赴北京、宁波、台州、深圳等地开展招商考察,围绕智库赋能、科研创新、生命健康、医疗康养、城市更新等14个领域开展合作洽谈,并在北京市朝阳区和深圳市南山区挂牌成立城西区政府招商工作站。同时,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统战等联系广泛优势,聘请15名企业家为招商大使,多渠道推介城西区,进一步扩展信息资源,储备优质项目资源。今年该区通过举办2025年招商引资第一批集中签约、“低空新视野、翼起向未来”低空经济直升飞机体验等活动,进一步实现了新赛道上起跑领跑、在新领域里发力抢滩,推动城西区低空经济综合性新业态快速发展。
同时,城西区以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为目标,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全力打造“近悦远来”的投资热土。围绕市场准入、政务服务、融资服务等重点工作,通过规范市场准入条件、优化企业开办流程、建立融资信贷服务机制、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完善法治保障五大举措,全力推动营商环境提档升级。深化“靠前服务、精准帮扶”理念,落实“一进三送一招”机制要求,建立“问题诉求”和“承诺事项”两张清单,细化解决措施,与企业保持常态化沟通,确保惠企政策落地见效,切实解决企业实际困难,让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