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丨王峰 编辑丨陈洁
新型研究型大学,开始翻腾高等教育名校的“江湖”。
“我儿子,001号,被福耀科技大学录取了。”福建一名考生的家长李智(化名)说。福耀科技大学今年首次招收本科生,全部50名新生的录取通知书编号都是FYUST20250001,并且有校长王树国的亲笔签名。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也在近日寄出首届70名本科新生的录取通知书,校长陈十一亲笔为每一位学生题写姓名,并郑重签名,通知书里还有一份定制礼物——创校学生纪念牌。
目前,我国有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西湖大学、康复大学、深圳理工大学、福耀科技大学、大湾区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等8所新型研究型大学。
其中,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是“老大哥”,分别有13年、12年的办学历史;西湖大学、康复大学、深圳理工大学今年分别是第4年、第2年、第2年招收本科生;福耀科技大学、大湾区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则是刚刚成立的“新军”,首次招收本科生。
今年高考,新型研究型大学“八小龙”表现出色,录取到不少高分考生,最低投档分不仅超过很多985高校,甚至已逼近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名校。
新型研究型大学,为何收获了这么多高分考生?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今年,新型研究型大学打破了传统985名校瓜分高分考生的格局。
西湖大学今年首次通过普通高考在河南、重庆招生。据报道,西湖大学在河南录取的20名考生中,多位考生685分以上,最低分也有674分,在全省排在1900位次左右。在重庆,西湖大学录取最低分669分,位次在500位左右。
河南一名考生家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的孩子今年高考663分,想去西湖大学,然而遗憾未被录取,最终考取了老牌985名校天津大学。
福耀科技大学是今年高考招生的明星,该校由企业家曹德旺捐资百亿兴办。福耀科技大学在河南录取9人,最低分658分,比西湖大学稍低,但最高分也达到683分,全省名次857位。
在近年发力建大学的广东、浙江两省,传统高招格局更是被新型研究型大学搅得天翻地覆。
今年,南方科技大学、深圳理工大学的本科批次投档线位居广东省本土高校前两名,超过了传统985名校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更是把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实力不俗的高校甩在身后。当然,两校的投档线比远道而来、扎根广东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仍有差距。
南方科技大学(非中外合作办学)的物理类投档分为652分,而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分别为628分、622分。
深圳理工大学今年是第二年招生,在广东省的招生计划大幅增加71.7%,仍继续录得优质生源,最低分629分,超本科线193分。
深圳理工大学官方微信号文章称,内蒙古被录取的一名高考成绩672分的考生,在内蒙古排名330位。
在浙江,浙江大学一枝独秀的局面也有了微妙变化。
据报道,西湖大学今年在浙江通过综合评价招生录取的学生中,多人高考成绩达到680分,这个成绩已能被浙江大学多个专业录取。
今年首次招生的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的投档分为656分,全省位次8518,仅比浙江大学投档分658分低2分,比同样位于宁波的“双一流”高校宁波大学高出60分。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分数线的升降,说明学生选择的流向。与部分传统综合性大学相比,新型研究型大学这类特色院校因定位明确、反应敏捷而更具竞争力。
真的超过985高校了吗
仅凭高考录取成绩,就判断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实力超过传统综合性大学,仍为时尚早。很大原因在于,新型研究型大学定位“小而精”,招生人数少,专业几乎全是时下热门专业。
南方科技大学今年在广东省通过普通高考仅招生38人,中山大学则在本省招生2500人。招生规模越大,最高分与最低分之间的跨度自然越大。中山大学录取的高分考生人数仍远远多于南方科技大学。
福耀科技大学以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对外招生,学生入学后,可以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制造工程、车辆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专业中自由选择。这些专业主要是就业前景好、符合国家战略和产业转型需求的新工科专业。
专业直接影响招生。以康复大学为例,主要招收的是医学类专业,虽然绝大多数是前沿、交叉专业,但医学类专业的招生群体相对特殊,康复大学今年在山东省录取的最低位次仅在62947名,虽然比上年小幅提升,但仍远远落后于老牌985名校山东大学。
在考生群体中,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口碑两极分化严重,虽然拥趸众多,但持观望乃至质疑态度者也不少。
“福耀科技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这些学校,既可以说是新型研究型大学,也可以说是‘双非’民办大学,如果举办者几年后不再投入或者出现变故,会不会耽误学生的前途?” 福建考生家长李智说。
更实际的顾虑是,这些新型研究型大学既没有985、211等“头衔”,也没有国内外权威大学排行榜的排名,虽然名声在外,但很多考生担心就业时会受到隐形歧视。
“最终让我们下定决心的,除了对举办者的信任,以及作为创校学生的荣誉感,更重要的是学校的办学理念,让我们觉得孩子能在这里提升能力、顺利就业。” 李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理念,突出表现为“科教融汇、产教融合”。
提前进入实验室
在高起点、研究型的定位下,新型研究型大学正在科教融汇方面探索新路。
“别的大学学生在暑期要么回家消夏,要么打工锻炼,我们的孩子可以报名暑期科研计划,进实验室搞科研,可以说非常充实。”深圳理工大学一名学生的家长张海(化名)说。
深圳理工大学从大一第一学期开始,就让科研成为本科生的学习主路径。据报道,深圳理工大学本科生每年进入实验室时间超过100天,接触导师时间甚至达到部分高校研究生培养的强度。
福耀科技大学除了给本科生配备一名教授担任学业导师,还配备一名相关专业领域的教授作为科研导师,负责引导学生参与科研课题,培养学术兴趣和研究能力。
“孩子反映几乎每周都会进实验室,参观或者亲自动手。”张海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深圳理工大学执行 “4+1”的培养模式,即学生每周4天在学院学习课程,周五到不同的研究院、实验室进行科研实践。大一期间,学生要完成在6个不同领域实验室的轮转。
深圳理工大学校长樊建平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这一政策是为了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一圈“转”下来,学生们会接触形形色色的科研人员乃至产业人员,了解到各种科研需求和科技进展,这会使他们在短时间内对产业、社会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进而促进他们的成长。
“当然,孩子有时也反映,周五进实验室有时走马观花,花很多时间在路上,在实验室的参与度不高。”张海说。
今年5月,深圳理工大学在 “4+1”模式的基础上又延伸出“4+3”模式,从每周五进入实验室,延展到周末两个全天,形成连续三天的现场研学。44名大一本科生分赴中国科学院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亚的相关研究院所,开展研学活动。
福耀科技大学也鼓励本科生提前进入科研训练,对本科生采取“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科研实践训练”的模块化教育。
据介绍,科研实践训练是培养学生在不带有任何专业烙印的环境下,接受规范系统的科研训练,善于发现问题、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以及在解决问题之后获得能力的提升和自我的成长。
今年3月5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部长通道”上表示,“在当前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中,我们会加大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协同相关部门共同建立一个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创新发展相融合的生态和组织机制。”
先从工程师做起
卓越工程师已成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之一,新型研究型大学正积极开展产教融合,努力参与其中。
福耀科技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背后分别站着曹德旺、虞仁荣两位知名企业家,他们给学校引进了优质企业资源。
今年4月和7月,福耀科技大学先后与中国一汽集团、赛力斯集团开展合作,共建产教研融合联合实验室。两家企业还分别向学校交付了一辆新红旗H9、问界M9汽车用于科研。
曹德旺在签约现场表示,“福耀集团与中国一汽合作30余年,今天,福耀科技大学将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积极对接企业的需求,高质量完成合作项目,共同推动科研和产业发展。”
7月3日,中芯国际董事长刘训峰到访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明确表示“期待中芯国际能与东方理工实现‘强强联合’”。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创校发起人虞仁荣表示,“创办东方理工的核心愿景,就是为了打通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之间的壁垒,为中国关键产业培养最顶尖的人才。”
怀进鹏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部长通道”上表示,“我们现在以产教融合为基础,推动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目前已经建立了40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我们将会进一步扩大。”
目前,南方科技大学已获批设立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围绕半导体产业链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以“工学交替”模式培养工程硕博士。
我国还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设立4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推动人才培养更好服务区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据报道,其中的东莞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已与多家高校签署协议,联合培养研究生,其中就包括位于东莞的大湾区大学。
深圳理工大学校长樊建平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希望培养出的学生中,一半以上是创新型人才,即未来能成为优秀的科研人员乃至科学家;5%—10%的学生是创业型人才;其余占相当比例的学生是工程型人才,也就是能够到工程一线破解技术难题的人才。
曹德旺也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不管学生将来是科学家还是企业家,先从工程师做起来。在学校发毕业证书的时候,学生必须具备实际工程师的水平。不具备这样的水平,我不发毕业证书给你。”
“新型研究型大学一诞生,就站在了产业的最前沿,实验室连着生产线,教授带着学生‘啃’的是真刀真枪的硬技术,孩子被这样的学校录取,可以说踩在了时代的鼓点上。” 家长李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