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银基金郑宁在一场直播中表示,这一轮创新药的股价表现,是分子端盈利驱动的。这几年可能看到创新药板块的利润爆发,预计这一轮行情的持续性会比较强。创新药研发投入进入稳定期,对利润端影响最大的阶段过去了,创新药研发也进入收获期,产品上市开始贡献业绩。港股创新药比A股创新药质地更好,估值更便宜。虽然上半年港股创新药涨得比A股多,但风险收益比仍然更高。所以依然更看好港股创新药未来的表现。
郑宁提到,他们一直强调的创新药产业趋势,现在逐渐成为了行业共识。他们把创新药分成两类,一类是传统药企,一类是纯创新药公司。创新药行情演绎到现在,其实有些偏三四线的公司,股价表现可能更强。但三四线标的虽然赔率高,但胜率不一定高,整体配置比不符合他们的组合要求,所以没有去配置。
郑宁一直认为,一个投资组合真正的超额收益,往往来自于行情的底部和顶部的逆向操作。核心要判断的就是未来top 20的公司有哪些,相信这里面一定不会全部都是创新药公司,一定会有一些传统药企。
今年,某些传统药企主业集采压力消除,不用再担心主业下滑,有了安全边际。创新药研发投入进入稳定期,对利润端影响最大的阶段过去了,创新药研发也进入收获期,产品上市开始贡献业绩。最终,投资组合持续动态地对医药不同子行业、不同个股做风险收益比比较,从中找出当前最优的高风险收益比标的构建组合。他们的投资逻辑,就是越涨越卖,越跌越买,如果基本面不发生变化。
郑宁说,港股创新药比A股创新药质地更好,估值更便宜。从现在往后看,A股创新药和港股创新药的风险收益比,虽然上半年港股创新药涨得比A股多,但风险收益比仍然更高。所以他们依然更看好港股创新药未来的表现。
对于哪些因素会催化创新药行情,郑宁认为主要分为几个方面。首先还是基本面,基本面有几个维度:第一是业绩。目前看,国内创新药的销售情况还是比较亮眼,业绩肯定是一个催化剂。
其次是研发管线,主要是临床数据披露。九月有WCLC,十月也有大会,中国创新药公司会披露重磅品种的临床数据,如果数据好,也是催化剂。还有不固定时间的催化,比如今年大家关注的BD(对外授权合作),中国创新药的BD今年一直超预期,但时间点不固定,可能明天、也可能几个月后。但只要产品好,BD只是时间问题,会持续兑现。
创新药板块经历上半年的快速上涨后,郑宁认为估值仍处于合理偏低水平。整个创新药基本面未来几年不会辜负大家,在基本面支撑下,估值又是合理偏低,预期回报应该还不错。往后看,中国创新药龙头的波动应该会收敛,因为开始出业绩了。最后建议投资者在符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前提下,采用定投方式投资基金。创新药长期向好,短期波动大就可以定投,跌了加一些,基于中长期一直持有,最终获利可能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