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间谷电蔓延20余省,光伏被精准“猎杀”?
创始人
2025-07-30 20:41:15
0

作者 | 刘洋

编辑 | 韩成功、王东

今年以来,各地对分时电价政策进行了密集调整。

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注意到,2025年上半年以来,先有江苏、安徽落定“午间谷电”执行日期,后有陕西发布午间4小时谷电的分时电价二次征求意见稿。近日,湖南也调整分时电价政策,将中午2小时设为谷电,电价直降60%……

所谓分时电价,是指在一天中不同时段执行不同的电价,一般包括高峰、平段、低谷等时段。早在“双碳”目标提出之前,分时电价这种行政手段就已经出现,此后一直在调整完善中。

今年以来的分时电价政策调整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光伏大发的中午时段,普遍被设定为用电低谷。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0几个省份将午时调整为低谷,电价最低可至0.2元/度。部分省份甚至将午间电价调为深谷,最低电价仅0.12元/度。

这直接精准“猎杀”了处在迷茫期的光伏发电,光伏收益率明显下降。分时电价新政是在新能源消纳难下的特殊产物,光伏的电价生态因分时电价而被重塑,倒逼光伏电寻找更多出路。

午间谷电“大比拼”

截至目前,我国光伏装机容量已超过10亿千瓦,风电、光伏总装机直逼16亿千瓦。与新能源大爆发形成反超的是,以电网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始终未能跟上脚步,消纳难成为行业瓶颈。

针对这一问题,今年以来,发改委、能源局接连出手,136号文(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394号文(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相继出台,行业改革驶入深水区。

与中央政策并行,各地密集出台的“午间谷电”政策席卷而来,在光伏行业刮起风暴:

7月2日,湖南省发改委正式下发《关于优化我省分时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提出,对湖南省分时电价政策进行优化调整,最新方案自2025年8月1日起执行,有效期5年。

湖南分时电价政策将全年按每日24小时分为高峰、平段、低谷三段(各8 小时),其中,低谷时段分别为00:00-6:00、12:00-14:00,光伏发电的黄金午间2小时精准纳入。

对于商业用电用户的电价浮动比例,湖南提出,系统运行费用、政府性基金及附加以及输配电价中的容(需)量电费不参与浮动。高峰、平段、低谷浮动电价比为1.6:1:0.4,尖峰电价在高峰电价基础上再上浮20%。

低谷电价浮动0.4,这意味着,这一时段的电价将下调60%。截至2024年底,湖南风电、光伏装机容量已达2995万千瓦,占比38.7%,成为全省第一大电源。午间谷段电价大幅下调60%,对光伏发电堪称重创。

华夏能源网注意到,除了湖南,江西、天津、陕西、安徽、贵州、江苏等20多个省份也都出台了“午间谷电”政策。

江西方案,除了12月、1月、2月之外的其他月份,11:30-12:00、14:00-14:30,1个小时低谷时段;12:00-14:00,2个小时深谷时段。谷段电价下浮比例,中午3小时谷电电价下浮60%-70%。

天津方案7月、8月之外所有月份,12:00-14:00这2个小时设为谷段,电价下浮60%;陕西方案,全年所有月份,10:00-14:00这4个小时都是低谷时段,电价下浮70%;安徽方案,春秋两季11:00-14:00这3小时、夏季11:00-13:00这2小时、冬季12:00-14:00这2小时,设为低谷时段,电价统统下浮61.8%;贵州方案中,3-11月中午1小时谷电,电价下浮60%;江苏方案,中午2-4小时谷电,电价下浮65%……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西北新能源大省甘肃在内的多省,直接将900-17008个小时全部设为谷段,基本上覆盖了光伏发电的全天出力时间,政策的指向几乎是在明说:光伏不用发电了!

光伏发电很“受伤”

2021年,国家发改委发布“1093号文”,首次建立市场化导向的分时电价机制。该机制的核心目标包括:兼顾新能源出力波动,按净负荷曲线特性科学划分时段;以各省平均价差为基准设定峰谷电价比例;明确工商业用户执行范围并与现货市场建设衔接。此阶段目录电价作为重要“锚点”。

分时电价的本意,一方面,是在午间这一传统用电低谷时段,刺激大电力用户主动调整生产计划;另一方面,亦有明确鼓励新建光伏项目配套储能设施的意图。光储一体可将午间“过剩”电力存储起来,到电价更高的高峰时段释放,满足用电需求。

分时电价机制更深远的意图,是要为新能源大规模、常态化参与电力现货市场提供一场预演这一政策迫使光伏适应电价随时间和地点剧烈波动的特性,逐步摆脱保障性收购政策提供的的“温室”,到真实的、动态的市场环境中“游泳”。

然而,现在的光伏发电还远未学会市场化“泳技”,分时电价“午间谷价”政策来得过快过猛,直接拍倒了一大批光伏开发商和业主方,让他们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

对于光伏电站而言,收益命脉源于发电赚取的“现金流”。光照最充沛的午间数小时,贡献了全天40%左右的发电量。这一黄金发电时间段被强行定为谷价,将使那些未能配备储能,以及配储了但储能作用有限的光伏电站,遭遇严重的收益下滑。

午间收入的锐减,导致不少光伏项目被迫暂停或永久搁浅,来看看媒体报道的两个业主案例:

江苏一位工商业光伏业主大倒苦水,称其项目收益被“精准打击”,“IRR从12%跌到7%,项目根本立不起来。”“以前正午时间能卖出最好的价格,现在卖出去的价格已经大大不如早晚。”

湖北一位工业园区的电站投资者直言不讳:“午间电价的断崖式下跌,让我们的IRR预期从12%直接掉到了6%左右。”原本投资回报期在5-8年的分布式光伏项目,现在回本周期大大延长。

值得一提的是,受电价持续走低影响,一众央国企光伏发电开发商也扛不住了,大肆甩卖光伏资产。以“光伏一哥”国家电投集团为例,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至今已转让了旗下40余家新能源公司股权,涉及装机容量超3.2GW,交易评估价值约180亿元。

结语:光伏期待更友好的电价机制

首先,午间谷电的负面作用不容忽视。

午间谷电“刀刃向内”,打压光伏发电,会拖累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甚至会影响整个电力系统转型的进度。

此外,从价格机制的角度看,午间谷电是否真正起到了市场调节作用值得商榷。午间谷电本质上是行政调控,并非是对市场规律的尊重。

因此,从现行的由政府部门定价的“行政分时电价”机制,向市场化的“现货分时电价”机制转变,是在更长时期内的“大势所趋”,光伏行业期待更加市场化、更加友好的电价机制。

其次,光伏电站商业模式转型刻不容缓。

午间谷电针对的,是光伏发电的时空不均衡问题,这将逼迫光伏行业从依赖上网的模式转向“上网+自用+储能”相结合的模式。

尤其是储能与光伏相融合意义重大。通过配置储能,在午间低电价时段充电、在晚间用电高峰放电,可起到移峰填谷、促进绿电消纳的作用;还减轻了电网调峰压力,提升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再次,根本出路是提升电网系统的消纳能力。

从鼓励新能源发展、提高装机利用率的角度出发,午间谷电不应该成为长期的政策。最好发电时段却强制定低价,打击的是整个光伏行业的发电积极性,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解决问题的根本,还在于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升系统的新能源消纳能力。

搭建好系统,修筑好基础设施,减少不必要的限制,让光伏发电“将油门踩到底”才是正确做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加拿大准备承认巴勒斯坦国遭特朗... 【文/观察者网 王一】据新华社报道,加拿大总理卡尼7月30日发表声明说,加拿大长期以来一直支持“两国...
瑞银:全球银行股迎“黄金窗口”... 瑞银发表研报表示,全球银行业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展现出强劲的投资潜力,尤其是欧洲、英国、日本和巴西等...
中国平安:回应平安银行核心一级... 投资者提问:公司子公司平安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已触及红线,作为平安银行的控股股东,有何提升计划,助力平安...
7月31日全国15个重点城市热... 7月31日全国15个重点城市热轧板卷大户日成交量减少  ...
投资者提问:到底什么时候出年报... 投资者提问:到底什么时候出年报,股价现在一跌再跌董秘回答(*ST天茂SZ000627):您好,公司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