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6日至28日,由外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等共同主办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隆重举行。
智能时代,同球共济。在7月27日举行的智能教育论坛上,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南校区党支部书记、校长薛明浩代表学校以《破茧・成长・护航:初中校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推进的三步进阶》为主题,系统分享了学校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成果。
从“工具”迈向“共生伙伴”。合肥市四十六中南校区通过构建“三层驱动引擎”推动智慧课堂实现跨越式发展:建立包含全员培训、学科专项培训在内的五级培训体系,实现教师AI应用能力全覆盖;以省市级教育信息技术课题为引领,为技术赋能教学提供理论支撑;将AI教学案例研讨纳入常态化教研活动,打造了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典型课例。这一系列举措有力推动了教师从技术使用者向教学创新者的转变。
在实践成效方面,学校在多学科AI应用场景建设中取得显著成果:数学学科“周周清”项目借助AI技术使薄弱知识点解决率大幅提升;英语AI口语测评实现成绩、兴趣、自主能力三维提升;生物、地理等学科也形成了特色应用模式。同时,学校积极推动师生探索大模型在个性化学习中的应用,为未来教育创新积累宝贵经验。
学校的智慧教育实践成果获得广泛认可:在数字化课堂应用评比中获奖数量和一等奖比例稳居前列;开展数十次跨省市智慧课堂展示活动;培养了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骨干教师。在本次“智能教育在中国”案例征集活动中,我校胡晓伟、郑艳、柯杨华、卢婧、吴君玲等老师提交的多学科AI教学案例获得“优秀案例”或“入围案例”等多项荣誉,充分展现了学校在智慧教学创新方面的综合实力。此次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能教育论坛的分享,既是对我们过去探索的肯定,更是新征程的起点。作为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先行者,我们深刻认识到:AI技术不是教师的负担,而是重塑教育生态的催化剂。
从“破茧”到“护航”。未来,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着力破解AI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难题,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教育新范式,让前沿技术真正转化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生产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技术赋能的教育新时代,获得适切的成长支持,绽放独特的生命光彩。
原标题:从“破茧”到“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