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部件到整机上市,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投资热升温
创始人
2025-07-30 20:07:27
0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领域的资本动向持续升温,成为当前产业链布局的核心焦点。

这一趋势延续了过去几年二级市场的投资逻辑,也反映出行业仍处于从“0到1”的关键阶段,供给侧的重要性远高于需求端。机构普遍认为,供给侧的成熟是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的前提。未来,随着更多整机厂商上市并跑通商业模式,产业链下游的共识与投资热度也有望逐步建立。

投资聚焦上游,供给侧逻辑仍是主力

券中社记者注意到,今年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重大投资中,绝大部分集中在上游产业链,这一趋势正是近年来机器人行业二级市场的真实写照。

中欧基金宋巍巍分析称,回顾过去几年的演变路径,2022年,市场热度集中在减速器电机;2023年,市场热度过渡到对丝杠和第一梯队厂商的投资;2024年,资金开始扩散到国产机器人公司的上游零部件公司的投资。

整体来看,资金始终围绕机器人产业链的上游布局。他认为原因有两点:第一,之前行业还处于0—1的阶段,供给侧的逻辑更重要。市场更关注“能不能做出来”,而不是“做出来多少”。而零部件厂商是最先拿到确定性营业收入的公司,机器人行业的增量会给这些公司带来较大的业务变化。第二,A股市场此前并无已上市的机器人整机企业,缺乏直接投资渠道,资金自然转而涌向上游。

宋巍巍进一步表示,从当前行业所处的阶段来看,产品商业化尚未真正开启,下游应用尚未出现统一且明确的落地场景,因此资金难以在应用端形成共识。在制造业等产业中,商业化往往依赖于供给侧的成熟。只有当核心零部件具备稳定的性能和成本优势后,“组装”机器人才会变得容易,行业才有可能实现规模化落地。这一点类似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当电池、电机、电控等基础环节打通之后,各家厂商才能基于这些成熟的供应链开发出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整车产品。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提速

日前,人形机器人、协作机器人、AMR(自主移动机器人)等细分赛道头部企业密集赴港上市。据悉,上半年共有13家机器人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其中包括极智嘉、埃斯顿、三花智控等。

机器人企业密集赴港上市意味着什么?华夏基金分析称,上市后获得的充裕现金,将助力企业在人才吸引、技术研发、产能建设与市场拓展各方面持续加码,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商业化落地存在超预期空间;上市公司还可能被纳入相关指数,有望享受全球科技型资金关注。

当前,人形机器人正从专用工业场景向通用服务场景加速渗透。鹏华基金表示,工业制造领域因其结构化环境成为商业化首站,汽车总装、3C电子组装等柔性化产线已开始应用;而随着技术成熟度提升,2030年后将逐步进入家庭服务场景,打开真正的万亿级消费市场。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人形机器人正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黄仁勋在香港科技大学演讲时更预言,未来具备大规模量产能力的机器人形态将集中在自动驾驶汽车、无人机和人形机器人三大领域。

从二级市场的视角出发,宋巍巍认为,投资人应在理性基础上保持适度乐观。“资本对于高科技行业非常重要,没有资本市场繁荣,就没有机器人企业有足够资金在没有完全商业化的情况下去持续研发投入。”在宋巍巍看来,虽然过程中一定有很多质疑的声音,但是二级市场更需要在市场有回调时继续乐观。

校对:赵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拉萨城关区任命2名副区长 转自:拉萨发布拉萨市城关区人大常委会任职名单(2025年7月30日拉萨市城关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
投资者提问:董秘你好,请问一下... 投资者提问:董秘你好,请问一下银星能源2025年半年业绩没有预增公告,是因为银星能源长山头风电场49...
鹭栖碧水 生态大名 (来源:邯郸网络广播电视台)转自:邯郸网络广播电视台大名森林生态园鸟瞰图。 李鹏英 摄栖息在树丛中的...
舒泰神BDB-001临床试验显... 7月31日,舒泰神(300204)发布公告,近日,公司取得关于BDB-001注射液(ANCA相关性血...
中南民族大学举办2025年工会... 转自:中南民族大学近日,中南民族大学工会举办2025年工会干部素质能力培训班,来自全校29个基层工会...